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紀錄片與短視頻(紀實影像文案創作新文科新聞傳播學)

  • 作者:崔文華|責編:紀海虹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672975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05
人民幣:RMB 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總結了非虛構類視頻文案的創作規律,將傳統紀實影像文案創作經驗應用於短視頻,創新文案寫作的迭代方式。本書既有生動的操作實踐分析,也有視野廣闊的深入總結,既適合用作高校相關專業教材,也可為社會相關行業的從業者提供實操示範。對於喜歡創作自媒體視頻的社會公眾和網路視頻主播,閱讀本書能夠提高自身媒介素養和創作質量。
    本書作者是一位具有豐富的紀錄片文案創作經驗的藝術工作者。面對大變革中的媒體環境,媒介從業者必須與時俱進,學習社交媒體、短視頻的文案寫作技巧。無論是紀錄片還是短視頻,都可歸結為紀實影像,二者一脈相承。作者敏銳地發現了這一聯繫,並及時加以總結、講解。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深厚的視頻文案創作功力以及常年為國家一流媒體寫作所訓練出的眼光與格局,讓這本書可以從眾多的新媒體寫作類圖書中脫穎而出。

作者介紹
崔文華|責編:紀海虹
    崔文華,黑龍江省雙城縣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專著有《權力的祭壇》《有聲語言藝術美學》《全能語言的文化時代——電視文化研究》《中國書法五千年》等。撰寫、編導電視紀實片近百部,包括《大國崛起·美國篇》《中華文明·明清篇》《中國書法五千年》《大國工匠》《中國之路》《大三峽》《精誠篤愛——孫中山與宋美齡》等。參與過若乾電視欄目的策劃。

目錄
第一章  文案決定論源於實踐理性
  第一節  一階文案:闡發選題創意與實踐操作的可行性
  第二節  二階文案:引領拍攝
  第三節  三階文案:完成版解說詞是文案工作的最高體現
  第四節  清晰的文案意識是行業成熟的表現
  第五節  文案管理的重要性
  第六節  紀實類短視頻製作也需要文案意識
第二章  解說詞的功能演進
  第一節  中國紀錄片解說詞的前世今生
  第二節  解說詞的語義地位
  第三節  解說詞與畫面的合作關係
  第四節  解說詞與畫面之間能否建立剛性語法關係
第三章  主題的工具論價值
  第一節  中國紀錄片主題理念的歷史演化
  第二節  主題是紀錄片文本之魂
  第三節  主題是紀錄片的總體角度和「總裝」依據
  第四節  從工具論角度看主題的重要性
  第五節  為什麼主題一定是主觀的
  第六節  追尋「本質真實」的「本質」
  第七節  平民化能否成為紀錄片主題的開拓方向
第四章  文本結構的設計與搭建
  第一節  結構的內涵與建構方法
  第二節  敘述結構的常見經營策略
  第三節  無結構則不成作品
  第四節  紀錄片結構方法論中的「故事拜物教」
  第五節  跟從視角與感情線的結構
  第六節  無法輕易放棄的宏大敘事
第五章  文本的詞句段章經營
  第一節  用詞能力與閱讀經驗的發育性關聯
  第二節  句法與段法
第三節章  法的全局性意義
  第四節  文本話語風貌的透視
第六章  文案的知識根源
  第一節  突破固化知識結構的局限性
  第二節  知識缺陷直接造成文案內容缺陷
  第三節  文案撰寫者需要建立什麼樣的知識結構
  第四節  科學精神具有單獨強調的知識結構意義
第七章  歷史學對知識結構的奠基意義
  第一節  歷史學知識準備不足的案例
  第二節  歷史意識對非虛構視頻敘事的支撐作用
  第三節  歷史學角度會充實紀錄片創作的理性精神
  第四節  紀錄片像歷史學一樣貢獻于身份認同的建構
第八章  紀錄片的人類學視野
  第一節  紀錄片與人類學的相通性
  第二節  人類學對影視工具的借用
  第三節  紀錄片對人類學方法的借鑒
  第四節  一個紀錄片案例的有限印證
第九章  「在場」是紀實文本的剛需
  第一節  尊重真實就需要文本確實在場
  第二節  文本寫作的宏觀在場感與微觀在場感

  第三節  視頻紀實「在場感」的探尋進路
  第四節  尋求歷史「在場感」的成功案例
  第五節  文本撰寫者的觀眾意識也是一種在場堅守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