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生命感發與高舉遠慕(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59輯)

  • 作者:編者:胡曉明|責編:時潤民
  • 出版社:華東師大
  • ISBN:9787576055689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635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為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會刊《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的最新一輯,由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會長胡曉明主編,彙集了中國古代文學與文藝理論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含學科下屬各細分領域特色專題專欄,收入有關中國古典文學、文體學、文論研究及詩詞理論研究等方面的學術論文,主題設置突出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與文獻、文化、思想、藝術等領域的交叉與融合,並關照學科建設及研究史總結,體現了中國古典文論學科的研究進展與學科發展面貌,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作者介紹
編者:胡曉明|責編:時潤民

目錄
編輯部報告
紀念葉嘉瑩教授文選
  葉嘉瑩教授文論書信一通
  特異性情與獨至詞境的雙重魅力——也談納蘭詞流行之因
  心靈詩學視域下蘇軾詠海棠諸詩發微
  生命感發與高舉遠慕:「中國詩教十人談」的詩學追求
中國文論的新契機——特色專欄建設(一)
  比興闡釋的概念錯位及比興變義的深層語法
  中國自主知識體系下的中國駢文理論研究
  說「慎終追遠」:兼論孔孟視域中的「人間關懷」  
  「輕薄子」:詩文評中一類形象的產生、流衍與作用
  歐陽修的「君子人格」論——文道關係中的主體性
  應重視對景區新楹聯的批評
文章學
  人格志的範本:漢代客難體的「三我」呈現及治愈機制
  論南朝的「華辯」學風與文風——以周顒為中心的考察
  以文為戲:《毛穎傳》的經典化歷程
  「歌傳一體」與緣起艷詩的「傳奇」:從元稹《鶯鶯傳》原題說起
  宋代「介」說的思想史價值
  「國朝」隱退之後:劉咸炘《清文話》與民初的清文史建構
詩學與文本、文體
  中國古代早期詩樂之別——從「長言」「嗟嘆(欺)」「永歌」之辨說起
  從「讖言」到「神作」——「夢中作」的文體形態與特色
  從陶淵明《形影神》詩看魏晉南北朝文藝思想中的形神論
  關於司空圖可能作《二十四詩品》的內證考察(上)
  朝鮮時代李商隱詩歌接受的典範——《玉溪生集纂解》及詩學史意義
  尚雅:金元時期宋詞學的重要傾向  
  文學與政治的交互:張居正的詩文觀念及其主政下的文學生態
  論高攀龍神秘思想的多重表現、文學書寫及早期成因
小說與戲曲論
  論文言小說篇末評的界定
  古代小說的辨體批評
  明洪武與永樂朝戲曲的「禁」與「變」
  中國古代小說批評中的「觀畫」藝理及「妙感」要理
《文心雕龍》研究
  劉勰《文心雕龍》援樂論文探究
  劉勰《文心雕龍》之修辭立誠論
  劉勰「摹極寫真」說的理論內涵及其深層肌理
  黃侃在北京大學講授《文心雕龍》考論
  劉勰是「文學革命家」嗎?——論「五四」新文學革命對「后五四」時代期刊上龍學文章的影響
Contents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稿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