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刑法學前沿問題探究

  • 作者:劉春花|責編:米小鴿
  • 出版社:江蘇大學
  • ISBN:9787568421317
  • 出版日期:2024/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1
人民幣:RMB 6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內容既涉及刑法總論,也覆蓋刑法各論,撰寫風格突出思辨性,分析方法和研究思路開放多元。成書體例上,多數專題以理論述評開始,有利於讀者對該專題的研究狀況形成基本認識,更好地把握研究發展趨勢。每個專題的結尾設有拓展討論問題和拓展閱讀文獻模塊,以期為大家後續關注研究提供延伸思考的方向與文獻資源。

作者介紹
劉春花|責編:米小鴿
    劉春花,女,1983年生.籍貫江西新余。先後于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取得法學學士、碩士學位,于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取得博士學位。現為江蘇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社會兼職:江蘇大學廉政法治研究與評估中心顧問專家、江蘇漫修律師事務所法律風險預防顧問專家,鎮江市婦聯專業維權代 言人。中國法學會會員、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創會會員,江蘇省刑法學會會員。曾獲鎮江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目前研究領域與學術興趣主要有:死刑改革、民意與量刑、犯罪治理、特殊群體刑事處遇、知識產權刑法保護等。參編著作和教材數部,近年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等數個省部級項目。在國內公開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目錄
專題一  積極刑法觀下輕罪擴張的不利後果及控制策略
  一、我國輕罪研究現狀與域外輕罪治理先例
    (一)我國輕罪研究現狀
    (二)域外輕罪治理先例
  二、積極刑法觀下「輕罪」之界定
    (一)積極、消極與折衷三種刑法觀
    (二)輕罪與重罪之間的劃分標準爭議
    (三)本書對輕罪與重罪之間劃分標準的認定
  三、我國輕罪立法及司法狀況檢視
    (一)我國輕罪立法呈不斷擴張之勢
    (二)我國司法對輕罪案件處理呈積極入罪態勢
  四、輕罪擴張的不利後果及成因分析
    (一)輕罪擴張對刑法本身及刑事司法產生消極影響
    (二)輕罪擴張致使「標籤效應」覆蓋群體增多,社會矛盾加劇
    (三)輕罪擴張不利後果的成因分析
  五、立法與司法上對輕罪擴張不利後果的控制策略
    (一)輕罪立法納入比例原則以防止過度擴張
    (二)完善不起訴制度在輕罪案件中的適用
    (三)審判階段充分利用「但書」出罪
  六、完善相關配套措施以控制輕罪不利後果
    (一)加大對規章及行政規範性文件的備案審查
    (二)完善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及建立前科消滅制度
  拓展討論問題
  拓展閱讀文獻
專題二  輕罪前科消滅制度構建
  一、輕罪前科消滅制度的基礎問題探究
    (一)前科及前科消滅概念的界定與辨析
    (二)依托犯罪分層理論明確輕罪範圍
  二、我國前科制度的立法與司法現狀評析
    (一)我國前科制度的相關立法考察
    (二)我國前科制度的司法實踐檢視
  三、構建輕罪前科消滅制度的必要性
    (一)積極刑法觀影響下的輕罪擴張已成趨勢
    (二)輕罪前科的附隨性法律後果嚴重
    (三)犯罪記錄封存並不能消除前科泛化影響
  四、域外輕罪前科消滅制度的考察
    (一)英美法系代表性國家的輕罪前科消滅制度——以美國為例
    (二)大陸法系代表性國家的輕罪前科消滅制度——以法國為例
    (三)域外輕罪前科消滅制度的啟示
  五、輕罪前科消滅制度構建的具體設想
    (一)對象範圍
    (二)適用條件
    (三)具體程序
    (四)法律效果
    (五)其他配套保障機制
  拓展討論問題
  拓展閱讀文獻
專題三  我國生產安全事故犯罪監督過失責任問題
  一、監督過失理論研究現狀述評
    (一)國外研究現狀

    (二)國內研究現狀
  二、監督過失理論視野下生產安全事故犯罪之界定
    (一)監督過失理論的基本問題探析
    (二)生產安全事故犯罪的內涵與外延
  三、我國生產安全事故犯罪追究監督過失責任存在的問題
    (一)立法層面:監督過失主體與刑事責任的規定不夠清晰
    (二)司法實踐層面:刑事追責範圍不明確
  四、生產安全事故犯罪監督過失責任追究不力原因分析
    (一)法教義學層面:傳統過失理論影響與新過失論探索的不足
    (二)立法層面:對生產安全事故犯罪缺乏體系性思考
    (三)司法實踐層面:監督過失責任認定標準不統一
  五、準確認定生產安全事故犯罪監督過失責任的對策
    (一)準確認定監督過失犯罪應當堅持新過失論的觀點
    (二)增強生產安全事故犯罪立法的體系性
    (三)新過失論視野下監督過失犯罪認定路徑
  拓展討論問題
  拓展閱讀文獻
專題四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刑法規制
  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立法和司法適用現狀
    (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立法沿革
    (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構成要件分析
    (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司法適用情況
  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刑法規制的不足
    (一)客觀行為的前端規制模式存在缺陷
    (二)犯罪主體責任承擔失衡
    (三)主觀方面欠缺過失犯罪的規定
    (四)刑罰設置不完善
  三、域外個人信息犯罪刑法規制的考察與借鑒
    (一)域外個人信息犯罪的刑法規制現狀
    (二)域外個人信息犯罪刑法規制的經驗借鑒
  四、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刑法規制的完善措施
    (一)將非法利用行為納入刑法規制範圍
    (二)完善單位內部個人信息的監管合規制度
    (三)增設過失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四)完善罰金刑並適用資格刑
  拓展討論問題
  拓展閱讀文獻
專題五  第三方支付下盜竊與詐騙的界限——基於司法裁判文書分析
  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屬性探析
    (一)第三方支付概述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業務屬性釐清
    (三)第三方支付平台性質
  二、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侵財行為的類型化分析
    (一)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侵財行為的類型及現狀
    (二)案件裁判的司法現狀及爭議焦點整理
  三、第三方支付下盜竊罪與詐騙罪的界限
    (一)盜竊罪和詐騙罪的傳統界限
    (二)第三方支付對盜竊罪和詐騙罪區分的挑戰
    (三)第三方支付下盜竊罪和詐騙罪區分的思路
  四、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侵財的盜竊罪與詐騙罪之界分

    (一)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侵財行為與傳統侵財行為的區分
    (二)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侵財行為的司法定性
  拓展討論問題
  拓展閱讀文獻
專題六  虛假破產罪司法疑難問題及對策
  一、虛假破產犯罪研究現狀述評
    (一)國內研究現狀
    (二)國外研究現狀
  二、傳統四要件視角下虛假破產罪的構成
    (一)犯罪客體
    (二)犯罪客觀方面
    (三)犯罪主體
    (四)犯罪主觀方面
  三、虛假破產罪若干司法疑難問題分析
    (一)虛假破產罪主體資格自然人與單位之爭
    (二)查處「以其他方法轉移、處分財產」的行為存在困難
    (三)單罰制與雙罰制之爭
  四、虛假破產罪司法疑難問題解決之策
    (一)完善立法以緩解打擊不力和打擊不公的窘境
    (二)通過現代技術手段查處虛假破產行為
    (三)實行雙罰制並增設資格刑以精準打擊虛假破產的單位
  拓展討論問題
  拓展閱讀文獻
專題七  自動駕駛汽車交通肇事的刑事歸責
  一、自動駕駛交通肇事責任研究現狀
    (一)國內研究現狀
    (二)國外研究現狀
  二、自動駕駛汽車發展狀況概述
    (一)自動駕駛的概念、特性及SAE等級劃分標準
    (二)自動駕駛汽車行業的發展現狀
    (三)法律法規體系的構建
  三、自動駕駛汽車交通肇事對刑法的挑戰
    (一)國內外自動駕駛汽車交通肇事的事故統計
    (二)自動駕駛汽車是否能作為肇事責任主體存有分歧
    (三)自動駕駛汽車交通事故下認定傳統交通肇事罪的困境
    (四)自動駕駛汽車交通肇事中法理與倫理的衝突
  四、自動駕駛汽車交通肇事追責困境之刑法應對
    (一)自動駕駛汽車交通肇事刑事追責的必要性與相關原則
    (二)自動駕駛汽車交通肇事的刑事責任主體認定
    (三)設置自動駕駛安全保障基金應對倫理與情理衝突
  拓展討論問題
  拓展閱讀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