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雅俗之辨(現代與傳統視域中的魯迅和張恨水)

  • 作者:(韓)薛熹禎|責編:胡艷秋
  • 出版社:上海文藝
  • ISBN:9787532185764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87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首次對魯迅和張恨水做了一個多角度、全方位的打通研究,通過比較與闡釋他們的個人經歷、文化背景、文學道路、創作觀念、小說人物、行文風格等,辨析以他們二人為代表的兩種不同類型的知識分子在現代與傳統視域下的雅與俗、新與舊,發掘並顯現隱藏於其中的異與同。在此基礎之上,重新審視新文化運動以來新文學陣營和通俗文學陣營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對救國救亡、改良社會的探索。
    本書通過對大量的史料、作品的考辯和對比,令人信服地指出魯迅在新文學陣營中的「另類」和張恨水在通俗文學陣營中的「另類」,具有學術研究上的突破意義。此外,本書所提出的諸多論題與視角,亦都富有啟發意義。

作者介紹
(韓)薛熹禎|責編:胡艷秋
    薛熹禎,女,韓國首爾人,本科、碩士及博士均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專註于中國現當代文學、中韓文學比較研究以及中韓學術著作翻譯工作;曾任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長聘外籍教師(2014—2021),現為山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青島研究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韓國東亞科學哲學學術研究會國際理事、安徽省張恨水研究會名譽(國際)理事;曾參與組織多項中韓學術交流活動,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重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譯有洪子誠《當代文學的概念》(韓國學古房出版社,2024年2月版),並作為主要譯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全面負責《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著)的韓文版翻譯出版工作;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世紀50—70年代的中國文學生活研究」,並參與撰寫山東大學文學院的研究教材《中華三千年文學通史》等多項學術工作。

目錄
雅俗相映譜新篇——序薛熹禎「魯迅和張恨水」比較研究之作
導論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意義
  第二節 研究綜述
    1.中韓兩國的魯迅研究
    2.中韓兩國的張恨水研究
    3.雅俗文學研究
  第三節 本書的研究方法與創新之處
第一章 魯迅與張恨水:新舊文化變遷中知識分子的心態
  第一節 舊式家族的背叛者與馴良者:差異與同構
  第二節 在變革社會中知識分子文化判斷的成因
第二章 啟蒙與記錄:文學史上的兩種創作
  第一節 「為人生」與「敘述人生」:雅俗何以越界
  第二節 思想啟蒙與文化反思:不同文化判斷下的歷史責任
第三章 創作觀念差異下迥然不同的藝術風格
  第一節 深邃的啟蒙與白描的畫卷:新式短篇小說與傳統長篇章回體
  第二節 新舊文學的創作分歧:在改革與繼承中的雅俗白話文創作
  第三節 雅與俗作為風格:語言質感的差異化策略
第四章 嚴肅啟蒙與傳統通俗:中國知識分子在現代化中的兩種選擇
  第一節 知識分子精神上的兩種分歧:現代啟蒙與虛無的傳統
  第二節 知識分子的人生歧途:清醒的孤獨者與泥潭中的掙扎者
第五章 批判與緬懷:兩者鄉土情結差異的探源
  第一節 新舊文學的敘事矛盾:「死去」的農村與「淳樸」的農村
  第二節 批判與緬懷:作為知識分子精神支柱的故鄉
第六章 批判的女性解放與解放女性的批判的殊途同歸
  第一節 雅俗文學對女性解放的不同關注
  第二節 雅俗文學中對現代女性的不同認識
  第三節 身體想象中的女性解放
結語
參考文獻
  一、基本文獻
  二、研究著作
  三、相關論文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