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臨床醫學概要(供藥學中藥學等專業用第3版全國高職高專藥學類專業規劃教材)

  • 作者:編者:王鄭矜//宋桂紅|責編:呼延天如
  •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
  • ISBN:9787521451016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50
人民幣:RMB 9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教材是「全國高職高專藥學類專業規劃教材(第三輪)」之一,根據《臨床醫學概要》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和課程特點編寫而成。內容上涵蓋臨床診斷基礎、內科疾病、外科疾病、其他臨床科疾病,其中,其他臨床科疾病包括婦科疾病、兒科疾病、傳染病和性傳播疾病。本教材為新形態教材,具有教學資源數字化、類型豐富及學習方法多樣化的特點;通過設置三維學習目標、臨床案例情境導入、知識鏈接融入課程思政、重點小結(思維導圖)歸納總結等實現知識、技能、素養「三位一體」綜合培養。本教材為書網融合教材,即紙質教材有機融合電子教材、教學配套資源(PPT、微課、視頻、圖片等)、題庫系統、數字化教學服務(在線教學、在線作業、在線考試)。
    本教材主要供全國高職高專院校藥學、中藥學等專業教學使用。

作者介紹
編者:王鄭矜//宋桂紅|責編:呼延天如

目錄
第一篇  臨床診斷基礎
  第一章  病史採集
    第一節  病史採集的概念與重要性
    第二節  病史採集的基本方法與技巧
    第三節  病史採集的內容
  第二章  體格檢查
      一、體格檢查常用的器具和物品
      二、體格檢查的注意事項
      三、體格檢查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  輔助檢查
    第一節  實驗室檢查
    第二節  影像學檢查
    第三節  心電圖檢查
    第四節  肺功能檢查
    第五節  內鏡與其他檢查
  第四章  臨床診斷
    第一節  臨床診斷的步驟
      一、搜集臨床資料
      二、分析、綜合、評價資料
      三、提出初步診斷
      四、驗證和修正診斷
    第二節  臨床思維的基本方法和臨床診斷的基本原則
      一、臨床思維的基本方法
      二、臨床診斷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臨床診斷的內容與格式
      一、臨床診斷的內容
      二、臨床診斷的格式
  第五章  病曆書寫
    第一節  病歷的重要意義和病曆書寫的基本要求
      一、病歷的重要意義
      二、病曆書寫的基本要求
    第二節  病歷的種類、格式與內容
      一、門診病歷
      二、住院期間病歷
      三、病歷示例
    第三節  電子病歷簡介
      一、電子病歷的概念
      二、電子病歷的特點與功能
      三、電子病歷錄入的基本要求
      四、電子病歷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二篇  內科疾病
  第六章  呼吸系統疾病
    第一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節  慢性支氣管炎
    第三節  支氣管哮喘
    第四節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第五節  肺炎
      一、肺炎鏈球菌肺炎
      二、肺炎支原體肺炎
      三、病毒性肺炎

    第六節  肺結核
    第七節  肺癌
    第八節  氣胸
    第九節  呼吸衰竭
  第七章  循環系統疾病
    第一節  心力衰竭
    第二節  高血壓病
    第三節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一、概述
      二、心絞痛
      三、心肌梗死
    第四節  心肌疾病
      一、擴張型心肌病
      二、病毒性心肌炎
  第八章  消化系統疾病
    第一節  急性胃炎
    第二節  慢性胃炎
    第三節  消化性潰瘍
    第四節  脂肪性肝病
      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第五節  肝硬化
    第六節  原發性肝癌
    第七節  急性胰腺炎
  第九章  泌尿系統疾病
    第一節  急性腎小球腎炎
    第二節  慢性腎小球腎炎
    第三節  腎病綜合征
    第四節  尿路感染
    第五節  慢性腎衰竭
  第十章  血液系統疾病
    第一節  貧血
      二、缺鐵性貧血
      三、再生障礙性貧血
    第二節  白血病
    第三節  過敏性紫癜
    第四節  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
  第十一章  內分泌與代謝疾病
    第一節  單純性甲狀腺腫
    第二節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第三節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第四節  糖尿病
    第五節  痛風
  第十二章  神經系統疾病
    第一節  急性腦血管疾病
      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二、腦血栓形成
      三、腦栓塞
      四、腦出血
      五、蛛網膜下腔出血

    第二節  癲癇
    第三節  周圍神經疾病
      一、原發性三叉神經痛
      二、面神經炎
      三、坐骨神經痛
    第四節  帕金森病
    第五節  痴呆
      一、阿爾茨海默病
      二、血管性痴呆
    第六節  神經症
      一、神經衰弱
      二、?症
      三、抑鬱症
  第十三章  風濕性疾病
    第一節  風濕熱
    第二節  類風濕關節炎
    第三節  系統性紅斑狼瘡
  第十四章  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第一節  中毒
      一、概述
      二、有機磷殺蟲藥中毒
      三、殺鼠藥中毒
      四、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第二節  中暑
第三篇  外科疾病
  第十五章  外科基礎
    第一節  體液失調
      一、體液平衡
      二、水和電解質平衡失調
      三、酸鹼平衡失調
    第二節  輸血
    第三節  休克
    第四節  心肺腦復甦術
  第十六章  外科感染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淺部組織的化膿性感染
      一、癤
      二、癰
      三、急性蜂窩織炎
      四、丹毒
      五、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
    第三節  急性乳腺炎
    第四節  破傷風
  第十七章  損傷
  第十八章  腫瘤
  第十九章  外科急腹症
    第一節  急性腹膜炎
    第二節  急性闌尾炎
    第三節  腸梗阻
      二、粘連性腸梗阻

      三、腸扭轉
      四、腸套疊
      五、腸蛔蟲堵塞
    第四節  膽道感染
      一、急性膽囊炎
      二、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
    第五節  膽石症
      一、膽囊結石
      二、肝外膽管結石
      三、肝內膽管結石
  第二十章  周圍血管疾病
    第一節  下肢靜脈曲張
    第二節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第三節  動脈栓塞
    第四節  動脈硬化性閉塞症
第四篇  其他臨床科疾病
  第二十一章  婦科疾病
    第一節  排卵障礙性異常子宮出血
      一、無排卵性異常子宮出血
      二、排卵性異常子宮出血
    第二節  閉經
    第三節  外陰及陰道炎
      一、陰道毛滴蟲病
      二、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三、細菌性陰道病
      四、萎縮性陰道炎
    第四節  子宮肌瘤
    第五節  卵巢腫瘤
    第六節  子宮頸癌
    第七節  子宮內膜癌
    第八節  子宮內膜異位症
  第二十二章  兒科疾病
    第一節  小兒生長發育基本知識
    第二節  小兒營養不良
    第三節  小兒肥胖症
    第四節  小兒腹瀉
    第五節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第六節  先天性心臟病
  第二十三章  傳染病
      一、感染的概念與結局
      二、傳染病的流行過程
      三、傳染病的特徵
      四、傳染病的診斷
      五、傳染病的治療
      六、傳染病的預防
    第二節  流行性感冒
    第三節  麻疹
    第四節  水痘
    第五節  流行性腮腺炎
    第六節  流行性乙型腦炎

    第七節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第八節  病毒性肝炎
    第九節  細菌性痢疾
    第十節  阿米巴痢疾
    第十一節  蛔蟲病
    第十二節  鉤蟲病
    第十三節  蟯蟲病
    第十四節  血吸蟲病
    第十五節  絛蟲病
    第十六節  豬囊蟲病
  第二十四章  性傳播疾病
    第一節  基本知識
    第二節  淋病
    第三節  梅毒
    第四節  尖銳濕疣
    第五節  非淋菌性尿道炎
    第六節  生殖器皰疹
    第七節  軟下疳
    第八節  性病性淋巴肉芽腫
    第九節  艾滋病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