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清代碑學新態觀的生成與發展/美術學博士論叢

  • 作者:王飛|責編:高承勇
  • 出版社:榮寶齋
  • ISBN:9787500326076
  • 出版日期:2024/07/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0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碑學與帖學的共生呈現了一種全新的「秩序」與「表達」,互相有著相對獨立的審美趣味。本文從「形學」視角出發,關注清代碑與帖和與之相適應的技法及風格變化,對清代碑學在圖像風格中所呈現出的「新態」進行闡釋,「新態」呈現出「碑體帖性」和「帖體碑性」的總體特徵,從而建構「以碑入草」的美學期盼,通過對「新態觀」發展趨勢與價值意義研究,為碑帖書法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考。

作者介紹
王飛|責編:高承勇
    王飛,字垣軼,印號琴堂,現居北京。美術學博士,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民盟盟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

目錄
總序/程大利
碑學「新態觀」下的書法造型/胡抗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意義
  三、研究現狀
    (一)以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為主的碑學研究
    (二)關於從書法史角度研究碑學
    (三)關於清代碑學研究的博士論文及相關論述
  四、研究思路、內容與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內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代金石文字學研究的轉向
  第一節  乾嘉學派的文字學研究
    一、本義文字的詮釋
    二、文字的「形」與「義」
    三、文字本位與視覺表現
  第二節  金石學派生的碑學價值
    一、書法溯源與訪碑思潮
    二、碑學之於書法藝術的造型表現
    三、真書作為造形的基礎依據
  第三節  碑學觀的基礎與建構
    一、當於目而有據
    二、形神之辯下論書的轉向
第二章  清代碑學「新態觀」的生成
  第一節  「拓而為大」命題的延續
    一、「拓而為大」的書寫表現
    二、「大」的美學:從尺幅到格局
    三、「懸觀」之下:從形制到章法
  第二節  碑學的視覺秩序與審美轉向
    一、以「變」為核心的碑學基礎:篆隸、北碑、唐碑
    二、碑學文本的意識與秩序
    三、碑學審美下的樸質轉化
    四、由「性情」而「形質」
  第三節  篆隸書:從約束走向自由
    一、被打開的書寫約束
    二、篆隸書下多樣的審美與自由表現
第三章  清代碑學「新態觀」的內涵與價值
  第一節  碑學中的樸學思想及應用
    一、樸學之質
    二、質的表達與工具意義
    三、重過程的時間「質」
  第二節  碑學的空間審美
    一、碑學空間中的平直格局
    二、「計白當黑」的提出
    三、「新態觀」下碑刻書法的體勢表現
  第三節  「質」的審美表現

    一、碑學筆法的「中實論」
    二、古淡、質拙的生成
第四章  清代碑學「新態觀」的發展與演進
  第一節  帖學環境中的碑學發展
    一、新理異態與新態別趣
    二、多尚晉唐的文本觀
  第二節  「二王」之外審美新境的開拓
    一、碑學思想的清理與超越
    二、碑學理論的視看元素
    三、筆勢、體勢結合的碑形與碑質
  第三節  「新態觀」下碑派書法的動與靜
    一、「識讀」的視覺感知
    二、「以碑入草」的表現性
結語
  一、主要研究內容及結論
  二、創新點
  三、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