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日本遺孤的認同研究(中日兩國三代人的生命敘事)(精)/戰爭審判研究叢書

  • 作者:張嵐|責編:蔡丹丹
  • 出版社:上海交大
  • ISBN:9787313316882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22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系作者耗時二十年,跨越中日兩國,對包括日本遺孤、遺孤二代、留華遺孤、中國養父母在內的中日兩國三代,共150人進行的生命敘事深度訪談一手資料解析,探討了在中日兩國夾縫中生存的三代日本遺孤的生活現狀及困境、自我認同、民族歸屬與代際差異等問題,揭示了日本法西斯發動罪惡的侵華戰爭給中日兩國人民造成的巨大災難和深重痛苦,頌揚了中華民族偉大的博愛精神和中國人民以德報怨的仁愛之心。

作者介紹
張嵐|責編:蔡丹丹
    張嵐,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社會學博士(日本千葉大學),社會學博士后(日本立教大學)。長期致力於社會學、跨文化傳播、口述歷史、中日戰爭遺留問題、中日關係等方向的研究,獨立主持中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中國教育部項目1項、中國僑聯項目1項、省市級課題及橫向課題多項、日本國家級項目2項,獨立撰寫日文學術專著1部,參與編撰日文學術專著3部,執行主編中文專著9部,在海內外發表中英日論文20余篇。

目錄
緒論  重訪日本遺孤的生命價值
  第一節  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第二節  概念界定
  一、日本遺孤
  二、遺孤二代
  三、日本遺孤養父母
第三節  理論概述
  一、自我與認同
  二、族群認同與國家認同
  三、文化認同與社會認同
  四、移民理論
第四節  研究方法
  一、生命敘事深度訪談法
  二、內容分析法與文本分析法
  三、比較分析法
第五節  文獻綜述
  一、日本移民歷史研究
  二、日本遺孤問題研究
第六節  本書結構
  一、中日兩國媒體中的日本遺孤形象
  二、歸國日本遺孤一代
  三、歸國日本遺孤二代
  四、留華日本遺孤
  五、日本遺孤養父母
第一篇  遺孤由來與中日關注
第一章  日本遺孤的歷史形成及社會背景l
  第一節  日本遺孤形成的歷史經緯
    一、日本侵略戰爭的腳步
    二、變身國策中的「滿洲」移民歷史
    三、在中國東北的移民生活
    四、日本遺孤的形成期
  第二節  日本遺孤的「歸鄉路」
    一、中日邦交中斷時期
    二、中日邦交正常化時期
  第三節  歸國日本遺孤的現狀
    一、被人遺忘的日本遺孤
    二、日本國家的支援政策——新支援政策制定之前
    三、新支援政策的實現
第二章  中日主流媒體中的日本遺孤形象剖析
  第一節  研究對象選擇與研究方法
    一、分析對象
    二、分析方法
  第二節  日本媒體所描繪的日本遺孤群像
    一、《朝日新聞》日本遺孤報道基本情況
    二、《朝日新聞》中的日本遺孤群像分析
  第三節  中國媒體所描繪的日本遺孤群像
    一、《人民日報》日本遺孤報道基本情況
    二、《人民日報》中的日本遺孤群像分析
  第四節  本章小結
    一、中日媒體對日本遺孤的形象建構

    二、中日媒體在報道日本遺孤上的差異
    三、新聞報道與「模板敘述」
第二篇  歸日遺孤與身心窘境
第三章  抉擇與方向:日本遺孤的歸國選擇
  第一節  日本遺孤的歸國動機研究狀況
  第二節  訪談調查的基本情況
  第三節  日本遺孤的歸國動機
    一、歸國動機的多元化:不僅僅是「思鄉情切」
    二、外因促使下的歸國
    三、歸國與否的糾結與動搖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不安與抗爭:日本遺孤歸國后的生活
  第一節  抗爭爆發:國家賠償請求訴訟的過程
  第二節  新支援政策出台前:日本政府的主張
  第三節  對抗國家的「模板敘述」
  第四節  典型背後:日本遺孤心目中的訴訟
    一、堅定訴訟者:訴訟的中心成員的訴求
    二、中間參與者:我們只有一些小小的願望
    三、心理搭便車者:我的「生活戰略」
  第五節  本章小結
    一、參加訴訟的三種心境:堅定訴訟者、中間參與者、心理搭便車者
    二、隨狀況改變而變化的不安感及滿足感
    三、與模板敘述不同的新故事的誕生
第五章  創傷與危機:日本遺孤的自我認同
  第一節  日本遺孤自我認同的研究狀況
  第二節  日本遺孤自我認同的多樣性與複雜性
    一、雙重的自我
    二、靈活的自我
    三、穩定的自我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歸屬與遊離:遺孤二代的自我認同
  第一節  日本遺孤二代的
  第二節  訪談調查的基本情況
  第三節  日本遺孤二代的自我認同的困境與突破
    一、「在中國和日本都只有一半」
    二、「我不是half,我是double」
    三、「有的時候是中國人,有的時候是日本人」
  第四節  本章小結
    一、幻想中的中國
    二、讓人思考「我到底是誰」的日本社會
    三、擺脫「我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的束縛
第三篇  留華日南遺孤與浩蕩養恩
第七章  徘徊與期待:身居異國「故鄉」的日本遺孤
  第一節  中國東北三省的日本遺孤——數目和受教育水平
    一、黑龍江省的日本遺孤
    二、吉林省的日本遺孤
    三、遼寧省的日本遺孤
  第二節  對留華日本遺孤的生命敘事深度訪談
  第三節  留華日本遺孤的生活現狀——堅決與遺憾並存
    一、「在我心中,中國占的比例更大」

    二、「有生之年,我只想去一次日本」
    三、「一切為了孩子」
  第四節  本章小結
    一、選擇在中國定居的日本遺孤
    二、在中國作為「日本人」活著的遺孤
    三、即將回國的日本遺孤——對新生活充滿期待
第八章  惻隱與決絕:與中國養父母的羈絆
  第一節  日本遺孤中國人養父母是誰
  第二節  訪談調查的基本情況
  第三節  成為日本遺孤的中國人養父母
    一、去日本看過養女三次——「她一走,街上看誰都像她」
    二、比養子大日歲的媽媽——「我不救他,他就死了」
    三、讓養女回生母身邊——「有她的消息我就放心了」
  第四節  本章小結
    一、收養日本遺孤的動機
    二、超越血統的兒女
    三、養父母的晚年生活狀態及其與養子女的關係
結語  鑒往知來干戈化玉帛
  第一節  日本遺孤研究一中日關係「破題」之解
  第二節  逾越認同危機的跨國移民
  第三節  講述與傾聽生命故事——生命敘事研究法的運用
附錄  日本遺孤相關事件年表(1972年-2023年)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