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探索魯迅之路(中國當代魯迅研究1949-1999)/魯迅源泉與流脈

  • 作者:編者:王得后|責編:慈明亮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41512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88
人民幣:RMB 5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王得后先生從1949-1999年中國魯迅研究中採擇了一批極富代表性的文章,編得此書;這些文章可以為梳理魯迅研究史提供重要的線索。魯迅作為幾代學者的思想引路人,手執炬火,陪他們一起度過心靈的漫漫長夜。相信這些帶著溫度的學術文字,會引領讀者接近魯迅,並感悟精神傳承的魅力。

作者介紹
編者:王得后|責編:慈明亮
    王得后,著名學者,隨筆作家。1934年生。1957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1976年調入北京魯迅研究室,從事專業研究。研究館員。出版有專著《兩地書研究》、《魯迅心解》、《<吶喊>導讀》;論文集《魯迅與中國文化精神》;雜文集《人海語絲》、《世紀末雜言》、《垂死掙扎集》(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年出版。)《今我來思》(金城出版社2015年出版)。

目錄
導論
「魯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與革命家」
學習魯迅,堅持思想鬥爭!
論魯迅小說的現實主義
  ——《吶喊》與《彷徨》研究之一
論《野草》
論阿Q
魯迅雜文的藝術特徵
魯迅——從革命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
  ——在首都紀念魯迅逝世二十周年大會上的報告
論魯迅作品與中國古典文學的歷史聯繫
關於阿Q的「革命」問題
論魯迅作品與外國文學的關係
關於魯迅思想的書簡
  ——魯迅「前期」思想論
魯迅精神永在
致力於改造中國人及其社會的偉大思想家
從文獻學的角度看魯迅研究中的資料問題
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鏡子
  ——論《吶喊》《彷徨》的思想意義
現代中國最苦痛的靈魂
  ——論魯迅的內心世界
歷史的「中間物」與魯迅小說的精神特徵
「于一切眼中看見無所有」
道德與事功:魯迅對於儒家思想的批判與承擔
  ——《故事新編》與中國傳統思想和價值批判研究之一
魯迅哲學思想芻議
附錄  1949—1999年魯迅研究著作目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