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和美海島建設體系研究(精)

  • 作者:編者:毋瑾超|責編:蘇勤
  • 出版社:海洋
  • ISBN:9787521013207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精裝
  • 頁數:198
人民幣:RMB 2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在海洋發展備受矚目的當下,《和美海島建設體系研究》應運而生,成為海島領域研究的關鍵著作。本書從海島基礎認知出發,梳理分類、分佈等知識,闡述和美海島建設背景與意義,構建全面評價指標體系。深入探討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與評估,研發生態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技術,並結合玉環島、大陳島等創建實踐,提供實操範例。無論是海洋研究學者、海島開發從業者,還是關注海洋生態的愛好者,都能從書中汲取專業知識,獲得深刻啟發,是不可多得的海島研究佳作。

作者介紹
編者:毋瑾超|責編:蘇勤
    毋瑾超(1974-),男,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正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海洋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研究工作。擔任IFS國際科學基金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評審專家;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

目錄
第1章  美麗的海島
  1.1  海島概述
  1.2  海島分類
    1.2.1  海島的成因分類
    1.2.2  海島的物質組成分類
    1.2.3  海島的面積大小分類
    1.2.4  海島的有居民和無居民分類
  1.3  海島分佈特徵
  1.4  國內外著名海島
    1.4.1  國內著名的美麗海島
    1.4.2  國外著名的美麗海島
  1.5  和美海島的建設背景
  1.6  和美海島的建設意義
    1.6.1  有利於加強生態保護
    1.6.2  有利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1.6.3  有利於海島特色發展
    1.6.4  有利於示範引領
第2章  和美海島建設相關理論基礎
  2.1  可持續發展理論
    2.1.1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2.1.2  可持續發展理論研究進展
    2.1.3  海島可持續發展
  2.2  生態文明理論
    2.2.1  生態文明的內涵
    2.2.2  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2.2.3  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2.3  海島保護規劃相關理論
    2.3.1  海洋空間規劃理論
    2.3.2  基於生態系統管理的規劃理論
    2.3.3  生態承載力理論
    2.3.4  其他相關理論
  參考文獻
第3章  和美海島評價指標體系
  3.1  生態保護修復
    3.1.1  植被覆蓋率
    3.1.2  自然岸線保有率
    3.1.3  岸線退讓距離
    3.1.4  野生動植物保護效果
    3.1.5  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及保護措施
    3.1.6  開展生態保護修復情況
    3.1.7  開展監視監測情況
  3.2  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3.2.1  島陸開發程度
    3.2.2  海島利用效率
    3.2.3  資源產出增加率
    3.2.4  資源節約利用
  3.3  人居環境改善
    3.3.1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
    3.3.2  地表水水質達標率
    3.3.3  飲用水安全覆蓋率

    3.3.4  污水處理率
    3.3.5  周邊海域水質優良率
    3.3.6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率
    3.3.7  電力通信保障
    3.3.8  交通保障
    3.3.9  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3.4  低碳綠色發展
    3.4.1  新建綠色建築比例
    3.4.2  新能源公共交通比例
    3.4.3  清潔能源普及率
    3.4.4  藍碳探索與實踐情況
  3.5  特色經濟發展
    3.5.1  人均可支配收入
    3.5.2  生態旅遊
    3.5.3  農漁業等特色產業
    3.5.4  海島特色發展模式探索與創新
  3.6  文化建設
    3.6.1  物質文化保護情況
    3.6.2  非物質文化傳承和保護情況
    3.6.3  特色文化傳承和保護情況
  3.7  制度建設
    3.7.1  海島保護與利用管理制度
    3.7.2  創建活動機制建設情況
    3.7.3  其他品牌建設情況
    3.7.4  社會認知度和公眾滿意度
    3.7.5  和美海島宣傳報道
第4章  海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與評估
  4.1  海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分類及評估方法
    4.1.1  海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內涵與定義
    4.1.2  海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分類
    4.1.3  海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方法
  4.2  研究區域——西門島
  4.3  海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計算及表達
    4.3.1  海島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計算
    4.3.2  基於GIS的空間表達
  4.4  海島系統服務價值時空變化驅動機制
    4.4.1  STIRPAT模型原理
    4.4.2  備選驅動因子與相關性分析
    4.4.3  生態系統服務價值STIRPAT模型
    4.4.4  主成分回歸分析
    4.4.5  討論與分析
  4.5  海島生態系統服務非市場價值評估
    4.5.1  海島生態系統服務非市場價值理論基礎
    4.5.2  海島生態系統服務非市場價值的評估方法
參考文獻
第5章  海島生態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技術研發
  5.1  海島規劃設計研究
    5.1.1  耗散結構理論在海島規劃中的應用研究
    5.1.2  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在海島保護規劃中的應用研究
    5.1.3  GIS技術在海島規劃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5.2  海島開發利用適宜性分析
    5.2.1  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中對控制指標的要求
  5.3  海島生態保護規劃實踐——大竹峙島
    5.3.1  規劃總則
    5.3.2  大竹峙島基本情況
  5.4  大竹峙島保護區的區域和內容
    5.4.1  大竹峙島保護區保護的主要對象
    5.4.2  劃定大竹峙島保護區的範圍
  5.5  大竹峙島保護區保護的具體措施
    5.5.1  嚴格按照本規劃編製《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具體方案》
    5.5.2  大竹峙島保護區養護和維修的具體辦法
    5.5.3  大竹峙島保護區保護的經費來源
    5.5.4  相關單位對單島保護區的責任和義務
    5.5.5  大竹峙島保護區要達到的保護目標
  5.6  對海島開發利用活動的要求
    5.6.1  開發利用分區
    5.6.2  具體開發利用要求
    5.6.3  開發活動期間要採取對海島保護的措施
第6章  和美海島建設範例與實踐
  6.1  全國和美海島創建
  6.2  玉環島和美海島創建實踐
    6.2.1  玉環島概況
    6.2.2  玉環島創建指標體系評估結果
    6.2.3  和美海島創建工作措施
    6.2.4  玉環島後續發展建議
  6.3  大陳島和美海島創建實踐
    6.3.1  大陳島區域概況
    6.3.2  大陳島創建指標體系評估
    6.3.3  和美海島創建工作措施
    6.3.4  存在問題和相關建議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