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漢範式(精)/天文學史新視野叢書

  • 作者:編者:孫小淳//肖堯|責編:張波軍//劉芳|總主編:孫小淳
  • 出版社:湖北科技
  • ISBN:9787570635023
  • 出版日期:2024/10/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10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通過對漢代天文學的相關研究來展現中國古代科學的特點,從而使讀者對中國古代科學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全面的認識。書中對「漢範式」天文學的解讀,涉及宇宙觀、理論、模型、觀察、測量、計算、驗證等方面,包括後來的發展和變化,還有與天文學相關的社會、政治等內容。

作者介紹
編者:孫小淳//肖堯|責編:張波軍//劉芳|總主編:孫小淳

目錄
導論  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漢範式」
第一章  早期中國思維中的數理、圖理與式圖——以北大秦簡《魯久次問數于陳起》為中心
  早期中國如何建立事物的關聯
  以《陳起》為中心:篇章結構及不同層次的「數」
  以「歲」為旨歸的曆法生成論
  歲歷周期的圖像化及其數理模型
  以「度」為旨歸的音律生成論
  十二律理想的周期回歸及其圖像化
  民間式圖在要素關聯和觀念形成方面的作用
  總結:早期中國借助數與圖像建立事物關聯
第二章  《太初曆》曆元問題新探
  《太初曆》的曆元確定問題
  「藉半日法」問題新解
  餘論
第三章  落下閎與「太初改歷」:民間天文學家如何參與國家改歷活動
  落下閎受薦參與國家改歷活動
  改歷過程中的宇宙觀之爭
  落下閎留給後世的印象
第四章  《淮南子》中的「渾天說」思想要素
  《淮南子》「氣」本原的宇宙生成論
  《淮南子》與《靈憲》《恆先》的天地結構比較
  冬夏二至日與陰陽之氣的運作
  「九州八極」中的渾天結構
  結論
第五章  張衡《思玄賦》星象解讀
  《思玄賦》與《史記·天官書》、「三家星官」的比較
  《思玄賦》的星象與巡狩制度
  結論
第六章  周而復始,循環再生:京房六十律探析
  律學源起的困境:三分損益與五聲十二律
  京房如何構造六十律
  結論
第七章  日躔十二次計算的歷史演變
  早期十二次的形成
  日躔十二次在唐宋時期的轉變
  日躔十二次在元明時期的改進
  西洋新法中的日躔十二宮
  清代歷算家圍繞十二宮的爭論
  結論
第八章  中國曆法中的火星運動模型——從《三統曆》到《皇極曆》
  火星運動推算的精密化過程
  曆法構造與實際觀測的關係:以《三統曆》火星運動為例
  新的觀測被引入推算:行星運動不均勻性在《皇極曆》中的體現
  結論
第九章  漢唐之際的「太白晝見」記錄
  東漢到唐代「太白晝見」記錄的整理
  「太白晝見」記錄的可靠性分析
  從「問題」記錄看《天文志》的編纂
  結論
第十章  驗歷與中國古代曆法的制定

  為什麼要進行驗歷
  驗歷所用天象
  唐宋時期五星天象進入驗歷
  驗歷統計性結果與曆法優劣判斷
第十一章  「天下之中」「土中」與「地中」概念辨析
  「天下之中」「土中」與「地中」
  「天地之中」
  結論
第十二章  郭守敬四丈高表測影研究
  郭守敬為何建四丈高表進行測影
  郭守敬四丈高表測影的誤差分析
  中國古代圭表測影技術的革新
  結論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