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山西梆子在涿鹿(3)

  • 作者:霍漢清|責編:卜偉欣
  • 出版社:中國文史
  • ISBN:9787520549523
  • 出版日期:2025/03/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85
人民幣:RMB 10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通過紀實性的文字,記錄了山西梆子在涿鹿縣的發展歷史和現狀。本書分為「戲迷天地」「人物訪談」「圖說新雲」「新雲舊事」「戲台拾遺」「戲苑雜談」「梨園鉤沉」等8章,是對已出版的《山西梆子在涿鹿》第一部、第二部的補充和延伸。本書描寫了新時代新條件下以涿鹿新雲晉劇團為代表的晉劇班社的發展過程,展示了戲曲發展的美好前景。通過採訪老藝人、當事人,再現了山西梆子在涿鹿的輝煌,還原當時的戲曲歷史、人文環境,特別是用大量的篇幅,記錄了當今各層面戲迷的風采,揭示出山西梆子在涿鹿不會消失的群眾基礎和地域文化等客觀條件。本書記述的人和事,詳盡而客觀。

作者介紹
霍漢清|責編:卜偉欣
    霍漢清,男,漢族,1956年1月生人,祖籍河北省涿鹿縣武家溝鎮溪源村,經濟師職稱。1979年9月參加工作,先後供職于涿鹿縣石油公司、河北省石油總公司6604管理處、中石化張家口石油分公司,2016年1月退休。     11歲輟學務農13年,編葦席,育良種,精通農業種植。1987年7月通過河北省自學考試取得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專學歷。     現任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會員,張家口市京畿民間文化研究會黨支部書記,涿鹿縣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涿鹿縣作家協會副主席,涿鹿縣晉劇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涿鹿縣葦席編織非遺傳承人。2020年6月,被中共涿鹿縣委、涿鹿縣人民政府授予涿鹿縣第一批「涿鹿工匠」稱號。     為了留住鄉土文化根脈,走進全縣300多個村莊,走訪上干名歷史知情者,記錄下全縣城鄉絕大多數的古樹、古廟、古戲台,拍攝了數萬張圖片,先後出版《溪源記憶》《在溪源村的日子里》《山西梆子在涿鹿(一、二)》《情系中石化》《記憶中的涿鹿城》等作品。被譽為「鄉土文化的守護者」。

目錄
第一章  戲迷天地
  李小燕與三堡晉劇俱樂部
  單家保村戲迷俱樂部
  八旬老人劉翠英的戲迷情懷
  兩位古稀老人創辦中老年「月夕」晉劇社
  社區里的戲迷俱樂部
  為人悅已的超級戲迷李文玉
  上太府涿韻晉劇文化傳承社
  戲迷伉儷
  票友兄弟
  從戲迷到票友
  古稀學戲  桑榆未晚
  活到老學到老
  為了觀眾聽好戲
  沒文化也能唱好戲
  上太府村的「雙蝴蝶』
  舜都戲迷三姐妹
  來自欒庄鄉的三個老戲迷
  愛戲一生的老戲骨郭世貴
  把生活戲劇化了的戲迷霍連祥
  桑洋河畔一「戲痴」
  唱戲的照相人
  生追隨晉劇的楊興正
  四個「鐵桿戲迷」
  小小戲迷
  戲迷走上了大舞台
第二章  人物訪談
  訪新星晉劇團原團長陳河
  由「山西梆子大王」丁果仙是涿鹿人引起的話題兼談王愛愛老師到涿鹿演出的前前後后
  蔡有山老師的涿鹿山西梆子情懷
  情系晉劇  草根專家
  訪晉劇老藝人楊玉坤
  紅極一時的西關業餘劇團
  晉劇藝術傳承的有心人
  聊聊茶房村的現代戲
  山西梆子伴隨我一輩子
  為實現母親遺願我登上了舞台
  演好一個角色就得走進人物的內心深處
  涿鹿派學員赴山西省戲曲學校學習的往事
  我認識的谷曉雲
第三章  圖說新雲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第四章新雲舊事
第五章戲台拾遺
第六章戲苑雜談

第七章梨園鉤沉
第八章專家評說
代跋:桑乾河畔  梨園新韻
附錄:插頁詩、聯、書法作者簡介
主要參考書目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