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開放(科學的未來)

  • 作者:編者: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責編:邱曉春
  • 出版社:科技文獻
  • ISBN:9787523518885
  • 出版日期:2024/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6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聚焦開放科學領域深化研究內容,面向全國學會職能和實際工作需求,為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提供工作指南和模式參考。本書定位為一部兼具較高可讀性與重要參考價值的開放科學科普讀物與資料彙編。目標讀者主要是一般科研人員和科技社團的管理人員,鑒於他們自身科研工作繁忙,完整閱讀一本科普讀物存在一定困難。若採用傳統形式系統全面地介紹開放科學的定義、內涵、外延等相關知識,難以取得良好宣傳效果。故而本書在內容設計上緊密貼合讀者需求,以碎片化形式組織內容,從而激發讀者對開放科學的興趣,提高實際閱讀量。
    本書結構設計採用三段式模式,問題解答部分列舉科研人員對開放科學的常見問題,如科研成果開放獲取的實施細則、科研合作中的信息共享規範等,針對每個問題提供相對詳盡的回答,從科研人員最為關切卻又不甚明晰的問題入手,逐步深入,依次展開開放科學的各個領域,介紹相關知識,以此降低本書閱讀門檻,發揮循序漸進、引導入門的作用。

作者介紹
編者: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責編:邱曉春

目錄
第一部分  開放科學常見問題
  1.為什麼說科學天然具有開放特徵?
  2.開放科學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3.開放科學有哪些新特點?
  4.推動開放科學對我國有什麼現實意義?
  5.什麼是開放科學數據?
  6.科學數據在開放科學新範式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7.科技期刊的開放獲取模式具有什麼優勢?
  8.出版界是否支持開放獲取的出版模式?
  9.學術界有哪些知名的預印本平台?
  10.開放科學架構下的科研成果評價有什麼變化?
  11.實施開放科學需要哪些基礎條件的支持?
  12.國際上有哪些成功的公民科學項目?
  13.我國在開放科學領域有什麼相關政策法規?
  14.我國有哪些開放科學國際合作案例?
  15.歐美國家在推廣開放科學方面實施了哪些政策?
  16.軟體開源運動是否屬於開放科學的範疇?
  17.科技社團在開放科學體系中的作用是什麼?
  18.開放科學下的學術交流有哪些新特徵?
  19.國際上就開放科學達成了哪些宣言?
第二部分  開放科學名詞解析
  一、基礎理論
    1.科學學
    2.科學範式
    3.默頓主義範式
    4.吉姆·格雷與第四範式
    5.開放科學
    6.大數據時代
    7.大科學
    8.數字學術
    9.開放研究
  二、開放獲取
    10.學術期刊
    11.《哲學匯刊》雜誌
    12.科學引文索引
    13.工程索引
    14.科技會議錄索引
    15.數字對象唯一標識符
    16.開放獲取
    17.開放獲取的主要類型
    18.轉換協議
    19.預印本
    20.預印本平台
    21.OSF預印本平台
    22.社會科學研究網
    23.愛思唯爾開放獲取
    24.開放獲取知識庫登記名錄
    25.開放獲取知識庫目錄
    26.中國「開放科學計劃」
    27.Wellcome Open Research開放獲取平台

    28.韓國學術出版物開放平台
    29.德國漢堡開放科學平台
    30.愛丁堡大學開放教育資源平台
    31.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
    32.中國科學院GoOA平台
    33.中國科學院科技論文預發布平台
    34.國家科技期刊開放平台
    35.科學出版社SciEngine平台
    36.高教社Frontiers平台
    37.中國開放獲取推介周
    38.全球開放獲取門戶
  三、開放數據
    39.科學數據
    40.科學數據匯交
    41.科學數據標準體系
    42.元數據
    43.開放數據FAIR原則
    44.數據密集型科研範式
    45.科學數據中心
    46.國家基礎學科公共科學數據中心
    47.國家空間科學數據中心
    48.國家青藏高原科學數據中心
    49.科學數據銀行
    50.美國「數據管理計劃」
    51.美國ENIGMA平台
    52.歐盟「開放政府數據」運動
    53.愛爾蘭「開放政府數據」行動計劃
    54.默認開放原則
    55.數據鴻溝
    56.數據隱私保護
    57.數據安全
    58.數據泄露
    59.數據論文出版
    60.論文關聯數據
    61.數據可用性聲明
    62.Scientific Data雜誌
    63.《中國科學數據》雜誌
    64.科學數據倉儲註冊系統
    65.Zenodo數據分享平台
    66.美國校際社會科學數據共享聯盟存儲庫
    67.Figshare數據共享平台
    68.哈佛大學社會科學資料庫
    69.透明開放準則
  四、開放基礎設施
    7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研究知識庫
    71.中國科學院機構知識庫網格
    72.中國科學院數據云
    73.中國空間站的國際開放合作
    74.「中國天眼」的開放共享
    75.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國家網路管理平台

    76.歐盟開放獲取基礎設施項目Open AIRE
    77.開放研究歐洲
    78.全球研究數據基礎設施項目
    79.研究數據基礎設施國際協作項目
    80.歐洲光子和中子數據開放基礎設施項目
    81.地球數據觀測網路項目
    82.社會科學與經濟創新的開放數據基礎設施框架
  五、開放學術評價
    83.同行評議
    84.開放式評價
    85.開放式同行評議
    86.替代計量評價
    87.影響因子
    88.開放科學監控器
    89.蓋茨開放研究平台
    90.Publons平台
    91.PRC出版模式
    92.歐盟「開放科學職業評估矩陣」
    93.Faculty of 1000
    94.新一代期刊評價指標
  六、開源軟體
    95.開源技術模式
    96.開源軟體
    97.開源代碼運動
    98.GitHub
    99.OpenStack雲平台
  七、重大開放科學項目
    100.Dryad數字資源庫
    101.歐盟「第七框架計劃」
    102.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
    103.歐洲開放科學雲計劃
    104.歐洲開放獲取「S計劃」
    105.歐洲人文社科領域開放基礎設施項目
    106.科技部「科學數據共享工程」
    107.中國科學院「科技數據資源整合與共享工程」
    108.科學數據銀行
    109.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中心
    110.ISTIC-SN開放科學聯合實驗室
    111.中國科技雲
    112.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開放知識網路
    113.歐盟OSPP專家咨詢項目
    114.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
    115.人類基因組計劃
    116.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
  八、開放學術交流
    117.學術交流
    118.科技社團
    119.普賴斯曲線
    120.國際科學理事會
    121.美國化學會

    122.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
    123.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124.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
    125.世界機器人大會
    126.中關村論壇
    127.中國科協年會
    128.非洲出版商網路
    129.非洲期刊在線
    130.開放獎學金行動
  九、開放科學相關組織機構
    131.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132.國際數據委員會
    133.國際科技與醫學出版商協會
    134.世界數據系統
    135.歐洲科學基金會
    136.阿拉伯科學和技術基金會
    137.學術出版與學術資源聯盟
    138.國際圖書館協會和機構聯合會
    139.開放研究資助者小組
    140.開放存取學術出版協會
    141.開放獲取知識庫聯盟
    142.高能物理開放獲取出版資助聯盟
    143.美國圖書館協會
    144.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145.GO FAIR組織
  十、公民科學
    146.公民科學
    147.星系動物園
    148.Zooniverse平台
    149.公民科學全球夥伴關係
    150.Foldit
    151.中國自然標本館
    152.中國觀鳥記錄中心
    153.公眾超新星搜尋項目
    154.開放科學慕課
第三部分  開放科學政策解析
  1.關於科學和利用科學知識的宣言
  2.布達佩斯開放獲取倡議
  3.貝塞斯達開放獲取出版聲明
  4.關於科學和人文知識開放獲取的柏林宣言
  5.關於公共資助的科研數據獲取的指導方針和原則
  6.讓開放科學成為現實
  7.開放科學:賦能數字時代的科學發現
  8.面向21世紀的開放科學
  9.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放科學建議書
  10.阿姆斯特丹開放科學行動倡議
  11.開放科學和文獻多樣性朱西厄宣言
  12.OA2020倡議
  13.開放數據憲章
  14.科研數據北京宣言

  15.科學:無盡的前沿
  16.LIBER開放科學路線圖
  17.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
  18.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管理辦法
  19.科學數據管理辦法
  20.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管理辦法
  21.關於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
  22.科學技術研究檔案管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