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秦漢魏晉史探微(百年誕辰紀念版)(精)

  • 作者:田餘慶|責編:王傳龍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169775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431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輯錄了田餘慶先生在書名斷代範圍之內的十九篇文章。這些文章,如《說張楚》、《論輪台詔》等,一般寫在1979—1989年之間,少數文章定稿稍晚一點,但內容是在這十年之中醞釀的。有兩篇寫得較早,即《關於曹操的幾個問題》、《曹袁之爭與世家大族》,與其他文章在觀點上有承襲或照應之處,所以經刪節后也選收進來了。最後兩篇文章,即《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和《消除「代溝」,共同前進》,則是為了保存轉折時期思想的一點陳跡,紀念上世紀那個「活潑潑」的八十年代,而收錄進來。

作者介紹
田餘慶|責編:王傳龍

目錄
前言
說張楚
  ——關於「亡秦必楚」問題的探討
  一  漢初重張楚
  二  張楚反秦的歷史背景
  三  昌平君反秦之役
  四  關於昌平君的異說種種
  五  張楚反秦的兩重作用
論輪台詔
  一  輪台詔頒布的時機
  二  漢武帝與戾太子的潛在矛盾
  三  巫蠱之獄的政治意義
  四  輪台詔前西域開邊的背景
  五  漢武帝完成向守文的轉變
  六  餘論
秦漢魏晉南北朝人身依附關係的發展
  一  中國封建社會人身依附關係的一般狀況
  二  有土斯有民和有民斯有土
  三  豪傑役使:宗族和賓客
  四  度田事件所見的人身依附關係
  五  封建依附關係的法律反映之一
    ——三國賦役制度的變化
  六  封建依附關係的法律反映之二
    ——兩晉南北朝依附戶的法律地位
  七  封建國家對人身依附關係的保障和抑制
漢魏之際的青徐豪霸
  一  建安年間青徐豪霸的活動
  二  曹操死後的洛陽騷動
  三  臧霸奪兵事件
  四  利城兵變與廣陵之役
  五  廣陵之役與中瀆水道問題
  六  餘論
關於曹操的幾個問題
  一  走統一的路
  二  勝人一籌
  三  叛逆思想
曹袁之爭與世家大族
《隆中對》再認識
  一  從歷史驗證中認識《隆中對》
  二  《隆中對》方略和諸葛亮在實施中的作用
  三  魯肅與諸葛亮
  四  巴蜀偏霸之業
  五  跨有荊益之失
  六  跨有荊益的認識來源
李嚴興廢與諸葛用人
  一  新和舊、客和主的分野
  二  李嚴的特殊地位
  三  諸葛亮廢黜李嚴的原因及其結果
  四  鞏固新人地位、協調新舊關係是諸葛亮用人的核心問題
諸葛亮《與兄瑾論白帝兵書》辨誤

蜀史四題
  ——蜀國新舊糾葛的歷史追溯
  一  關於舉劉備為漢中王《上漢帝表》
  二  劉封與孟達
  三  黃權降魏索隱
  四  劉備托孤語
東三郡與蜀魏歷史
  一  東三郡的歷史地理
  二  《隆中對》「跨有荊益」解
  三  東三郡與蜀魏歷史
孫吳建國的道路
  ——論孫吳政權的江東化
  一  孫策渡江的歷史背景
    ——袁揚州與劉揚州的對立
  二  孫策誅戮英豪問題
  三  賓客去留對孫氏統治的影響
  四  孫權與會稽虞魏、吳郡顧陸諸大族的關係
  五  孫吳建國的道路
暨艷案及相關問題
  ——再論孫吳政權的江東化
  一  關於暨艷案
  二  暨艷案與吳四姓
  三  張溫與暨艷
  四  孫吳政權的江東化與暨艷案
北府兵始末
  一  梗概
  二  兩晉之際的北府
  三  郗鑒與北府
  四  北府與西府的協同呼應
  五  謝玄的北府兵
  六  淝水戰後北府權力分配的變化
  七  北府將彭城劉牢之
  八  北府將樂安高氏
  九  北府的罷省和北府兵的逐漸消失
  十  后語
南北對立時期的彭城叢亭里劉氏
  一  劉該其人其事
  二  叢亭里劉氏世系
  三  永嘉亂后叢亭里劉氏在彭城地區的宗族勢力
  四  叢亭里劉氏門第在江左的變遷
  五  叢亭里劉氏在北魏的際遇
彭城劉氏與佛學成實論的傳播
古運河開發中所見的一個問題
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在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成立大會閉幕式上的發言
消除「代溝」,共同前進
  ——《文史哲》筆談
重訂本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