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50)

  • 作者:編者:李怡//毛迅|責編:陳亞玲
  • 出版社:巴蜀
  • ISBN:9787553123110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31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力圖通過現代文化與現代文學、文學史新論、巴蜀文學重讀、對視與爭鳴、現代文學檔案等欄目,在更廣闊的學術平台上整體把握20世紀的中國文學與文化,以強化問題意識、倡導學術銳氣,極富學術價值。
    在新一輯的成果中,學者們的學術生產呈現出了更為自覺的文獻學意識:對新的文獻的主動發現、開掘和讀解都儘力往精細化的方向去靠攏,且越來越注重以小見大,在有限的文獻史料的現象背後去獲取豐富的信息,而學科打通后的多重視域考量幫助我們提升著這本輯刊的學術潛質。

作者介紹
編者:李怡//毛迅|責編:陳亞玲

目錄
「繁花」專題筆談
  《繁花》中的「不響」
  編織媒介:對讀《繁花》小說與電視劇
  「繁花」與「落盡」——電視劇《繁花》的文本多義性及其限度
  劇版《繁花》的空間詩學
  從「博物館」到「櫥窗」
  「傳奇」與「歷史」:《繁花》中的敘述權力與現實美學
  從連載小說到電視劇:《繁花》「雙線」敘事結構的意義變化
  《繁花》的變速敘事與認知圖景
  《繁花》敘述「上海故事」的不同方式
魯迅專題研究
  反芻與超越:《雪》《風箏》與《好的故事》中的「有情」與「哲學」
  魯迅日文書寫的日漢轉譯及語體風格
  太炎、尼采及摩羅詩人的興廢:《狂人日記》的理論圖景
  魯迅的「何家斡」系列筆名考辨
  周氏兄弟與「《游仙窟》事件」始末考
大文學視野
  選題、評獎與經典化:論新時期連環畫與文學的互動關係
  回家的誘惑——論洪深留美戲劇《為之有室》的性別敘事與跨種族表演
  「地方畫框」中的中國形象——《中學生》《中學生文藝季刊》「地方印象記」專欄研究
  從科舉革廢看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的歸屬之爭——以《大公子》《一日》及《兒時影》為例
文學檔案
  新月聚餐會、新月社、新月社俱樂部成立時間新考
民國文學研究
  從歌德到早期創造社:作為空間隱喻的現代隱士形象
  顧正紅故事與現代中國動員文學的「啞炮」現象
  階級與國家的雙重訴求——「丁玲左轉」的過程性與主體性
  論20世紀40年代後期汪曾祺對沈從文的解讀——以「轉業」問題為中心
  人力車夫生命軌轍背後的政治牽繫——重審《駱駝祥子》的社會時代背景
  新的疾病寓言的建構——論《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中疾病書寫的突破
共和國文學研究
  「民間立場」的農民與當下「無聲」的農村
  從「××體」到「××文學」:互聯網文學野生性溯源
港澳台暨海外漢學研究
  異質他者與同軌鏡鑒——朝鮮半島文化視閾中的「五四」新文學
  來華英美左翼作家對於抗戰中國的互文性書寫
  是「左翼意識」還是「民族論爭」:重審20世紀70年代台灣的「鄉土文學論戰」
《中國當代文學編年史》第一卷修訂說明
編后語
投稿須知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