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十月(第二個十年1986-1996)/當代學術稜鏡譯叢/視覺文化與藝術史系列

  • 作者:編者:(美)羅莎琳·克勞斯//安妮特·米切爾森//伊夫-阿蘭·博瓦|責編:王冠蕤|總主編:張一兵|譯者:周彥華
  • 出版社:南京大學
  • ISBN:9787305266607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57
人民幣:RMB 1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收錄了美國戰後藝術史研究話語陣地《十月》雜誌創刊的第二個十年,即自1986—1996年刊發的經典文章。這些文章揭示了歷史的波譎雲詭對文化和話語實踐的影響。全書分為「藝術藝術史」「后殖民主義話語」「身體政治精神分析」「景觀機制批判」四個板塊,既呈現了包括T.J.克拉克、伊夫-阿蘭·博瓦、本雅明·H.D.布赫洛、哈爾·福斯特、羅莎琳·克勞斯等《十月》主力干將有關抽象表現主義、身體藝術、觀念藝術、文化工業等的經典論述,也收錄了包括安迪·沃霍爾、麗吉雅·克拉克等轟動20世紀60年代的藝術家們的自述性寫作。還囊括了霍米·K.巴巴、吉爾·德勒茲等哲學家對這個時代的沉思,以及喬納森·克拉里等視覺文化學者對文化和社會關係的新穎解讀。全書不僅涉及藝術史的經驗研究方法,還成功地展示了《十月》學者是如何將后殖民理論、性別理論、精神分析,文化政治理論等運用到視覺藝術研究之中的,對我們深入理解美國戰後藝術史研究的脈絡和體系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作者介紹
編者:(美)羅莎琳·克勞斯//安妮特·米切爾森//伊夫-阿蘭·博瓦|責編:王冠蕤|總主編:張一兵|譯者:周彥華

目錄
致謝
前言
藝術/藝術史
  超現實主義的沉澱物:陰影是無影的
  身體的懷舊
  保衛抽象表現主義
  寫在《床》前
  《你的裂縫在哪裡?》:大眾文化和總體藝術
  1962一1969年的觀念藝術:從管理美學到機制的批判
  糟糕的母親
  艾滋病時間線
后殖民主義話語
  從福柯讀非洲:V.Y.穆迪姆貝對主體的重申
  有關非洲的何種概念?赫斯科維茨的文化相對主義
  《困在糖漿中的螢火蟲》:文化轉譯的問題
身體政治/精神分析
  公共領域與經驗(節選)
  《丘比特的光之筆》:茱莉亞·瑪格麗特·卡梅隆
  與攝影的母性化
  身體的陰影地帶
  直腸是墳墓嗎?
  弗洛伊德式的主體:從政治到倫理
  美國之死
景觀/機制批判
  美學與麻醉學:重思瓦爾特·本雅明的《藝術作品論文》
  景觀、注意力、反記憶
  晚期資本主義博物館的文化邏輯
  控制社會後記
  如1994、1995年秋/冬和1995年春/夏之不同
人名譯名對照表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