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紅壤(精)/中國耕地土壤論著系列

  • 作者:徐明崗//張揚珠//段英華//邵華|責編:胡燁芳//劉偉|總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出版社:中國農業
  • ISBN:9787109320604
  • 出版日期:2024/06/01
  • 裝幀:精裝
  • 頁數:676
人民幣:RMB 4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系統總結了紅壤研究近40年來的成果,包括紅壤的形成和分佈,紅壤的分類及其形態特徵,紅壤酸化的趨勢及其影響因素,紅壤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生物學性質,紅壤有機質及其提升技術,紅壤氮與氮肥合理施用技術,紅壤磷與磷肥合理施用技術等。本書既注重紅壤研究的基礎性和系統性,又重視紅壤耕地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技術與模式,對促進紅壤耕地質量提升和可持續利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可供土壤學、植物營養學、農學、生態學、環境科學等專業的科技工作者和大專院校師生參考。

作者介紹
徐明崗//張揚珠//段英華//邵華|責編:胡燁芳//劉偉|總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目錄
叢書序一
從書序二
從書序三
前言
第一章  紅壤的形成和分佈
  第一節  紅壤區自然環境
  第二節  紅壤的主要成土過程
  第三節  紅壤的主要形態特徵
  第四節  紅壤的分佈特徵
  第五節  紅壤資源優劣勢分析
第二章  紅壤的分類及其形態特徵
  第一節  典型紅壤亞類
  第二節  黃紅壤亞類
  第三節  棕紅壤亞類
  第四節  山原紅壤亞類
  第五節  紅壤性土亞類
第三章  紅壤酸化的趨勢及其影響因素
  第一節  紅壤酸化的概念及指標
  第二節  紅壤酸化的時空特徵與態勢
  第三節  紅壤酸化的影響因素及其貢獻率
  第四節  紅壤酸化的生態環境效應效動
  第五節  紅壤酸化防控關鍵技術及模式
第四章  紅壤的物理性質
  第一節  紅壤顆粒組成與質地
  第二節  紅壤結構
  第三節  紅壤孔隙性
  第四節  紅壤水分
  第五節  紅壤溫度
  第六節  紅壤的力學性質與耕性
第五章  紅壤的化學性質
  第一節  紅壤黏土礦物
  第二節  紅壤表面電荷
  第三節  紅壤的離子交換與吸附性能
  第四節  紅壤酸度與鋁化學行為
第六章  紅壤的生物學性質
  第一節  紅壤中微生物的數量及其多樣性
  第二節  紅壤?及其活性
  第三節  紅壤母質熟化過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結構和功能演替
  第四節  人類活動對紅壤微生物及其功能的影響
  第五節  紅壤微生物群落裝配和穩定機制
第七章  紅壤有機質及其提升技術
  第一節  紅壤有機質演變特徵及影響因素
  第二節  紅壤有機質組成特徵與穩定性
  第三節  紅壤有機質對土壤肥力的貢獻
  第四節  有機質提升對作物增產穩產的貢獻
  第五節  紅壤丘陵區有機廢棄物資源狀況及有機質提升技術應用
第八章  紅壤氮與氮肥合理施用技術
  第一節  紅壤氨含量與形態
  第二節  紅壤氮轉化及其影響因素
  第三節  紅壤氮損失與防控

  第四節  紅壤氮肥合理施用技術
  第五節  紅壤典型種植模式氮肥利用率提升技術
第九章  紅壤磷與磷肥合理施用技術
  第一節  紅壤磷肥施用現狀
  第二節  紅壤全磷與有效磷演變特徵
  第三節  紅壤全磷、有效磷與磷盈虧量關係
  第四節  紅壤磷形態及其有效性
  第五節  紅壤磷農學閾值
  第六節  紅壤磷利用率與高效施用技術
第十章  紅壤鉀與鉀肥高效施用技術
  第一節  紅壤全鉀與含鉀礦物
  第二節  紅壤交換性鉀與非交換性鉀
  第三節  紅壤鉀在有機無機複合體中的分配
  第四節  植物對鉀的吸收與根際鉀
  第五節  鉀肥高效施用技術
第十一章  紅壤典型中量元素的特徵及合理施用技術
  第一節  紅壤鎂的特徵與高效施用技術
  第二節  紅壤硫的特徵與高效施用技術
  第三節  紅壤硅的特徵及高效施用技術
第十二章  紅壤主要微量元素的特徵及合理施用技術
  第一節  紅壤主要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
  第二節  植物微量元素缺乏癥狀及其營養診斷
  第三節  果樹微量元素施用技術
  第四節  蔬菜微量元素施用技術
第十三章  紅壤養分循環、肥力演變與提升技術
  第一節  養分循環基本概念與類型
  第二節  紅壤肥力的概念與特徵
  第三節  不同利用方式紅壤養分循環特徵與利用率提升技術
  第四節  不同施肥措施下紅壤肥力演變與提升技術
  第五節  紅壤農田肥力提升技術
第十四章  紅壤面源污染與防控
  第一節  紅壤農業面源污染特徵與評價
  第二節  紅壤農業面源污染田間及流域監測
  第三節  紅壤區農業面源污染全過程綜合防控
第十五章  紅壤水土流失與保持
  第一節  紅壤水土流失的特徵
  第二節  紅壤水土流失對耕地質量的影響
  第三節  坡耕地水土保持技術與模式
第十六章  紅壤耕地質量等級與改良利用
  第一節  紅壤耕地質量等級的概念
  第二節  紅壤耕地質量評價方法
  第三節  紅壤耕地質量等級分佈及其特徵
  第四節  紅壤耕地質量變化趨勢
  第五節  紅壤利用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第六節  紅壤可持續利用對策與建議
第十七章  紅壤耕地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及應用
  第一節  測土配方施肥實施概況
  第二節  田間試驗與區域施肥建議
  第三節  主要作物區域配方及施肥建議
  第四節  縣域測土配方施肥專家系統建立與應用

第十八章  信息技術在紅壤管理中的應用
  第一節  農業信息技術
  第二節  數字土壤製圖技術
  第三節  基於高光譜的土壤性狀快速診斷技術
  第四節  基於雲技術與移動GIS技術的土壤質量評價與養分管理案例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