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第1章 磨損基本概念與表徵方法
1.1 摩擦的基本理論
1.1.1 摩擦學原理
1.1.2 摩擦定律
1.1.3 金屬材料的摩擦
1.1.4 非金屬材料的摩擦
1.2 金屬的磨損
1.2.1 磨損的分類
1.2.2 主要磨損類型
1.3 金屬磨損測試技術及表徵方法
1.3.1 金屬磨損測試技術
1.3.2 金屬磨損量的測量方法
1.3.3 磨損量的表示法
1.3.4 磨損失效分析
參考文獻
第2章 硬質相本征性質與界面特徵計算
2.1 硬質相本征性質的計算方法
2.1.1 力學性能
2.1.2 熱學性能
2.1.3 彈性穩定性判據
2.1.4 各向異性
2.1.5 成鍵分析
2.1.6 硬度
2.1.7 斷裂韌性
2.2 硬質相與基體界面的計算方法
2.2.1 黏附功
2.2.2 界面能
2.2.3 極限抗拉強度
2.2.4 界面斷裂韌性
2.3 硬質相本征性質
2.3.1 MC型
2.3.2 M2C型
2.3.3 M6C型
2.3.4 M3(C, B)型
2.3.5 M23(C,B)6型
2.3.6 M7(C,B)3型
2.4 硬質相與基體界面計算
2.4.1 界面位向關係
2.4.2 界面強度與穩定性及電子結構
參考文獻
第3章 硬質相增強型耐磨材料製備技術
3.1 粉末冶金技術
3.1.1 粉末的製備和選擇
3.1.2 金屬基體與硬質相粉末的混合
3.1.3 混料的壓制和成型
3.1.4 燒結緻密化過程
3.1.5 后處理
3.1.6 粉末冶金技術的優缺點
3.2 鑄造技術
3.2.1 鑄件材料的選擇
3.2.2 鑄造模具的準備
3.2.3 熔煉和澆注
3.2.4 凝固和冷卻
3.2.5 熱處理和精加工
3.2.6 鑄造技術的優缺點
3.3 熔融滲透技術
3.3.1 預處理
3.3.2 滲透
3.3.3 凝固和冷卻
3.3.4 后處理
3.3.5 熔融滲透技術的優缺點
3.4 表面改性技術
3.4.1 表面塗層技術
3.4.2 離子注入技術
3.4.3 激光表面改性技術
3.5 其他先進技術
3.5.1 增材製造
3.5.2 放電等離子燒結
3.5.3 熱等靜壓
3.5.4 快速凝固技術
3.5.5 納米顆粒增強技術
參考文獻
第4章 高鉻耐磨合金
4.1 高鉻鑄鐵特點
4.2 高鉻鑄鐵凝固過程
4.2.1 鑄造工藝對高鉻鑄鐵凝固過程的影響
4.2.2 生產工藝對高鉻鑄鐵凝固過程的影響
4.2.3 高鉻鑄鐵凝固過程中的組織變化
4.3 高鉻鑄鐵合金化
4.3.1 鎢合金化
4.3.2 釩合金化
4.3.3 鈦合金化
4.3.4 鉬合金化
4.3.5 硼合金化
4.4 提高高鉻鑄鐵韌性
4.4.1 夾雜物的影響
4.4.2 碳化物的影響
4.4.3 晶粒度和晶界狀態的影響
4.4.4 孕育處理的影響
4.4.5 熔煉和鑄造工藝的影響
4.4.6 變質處理的影響
4.4.7 熱處理工藝的影響
4.5 提高高鉻鑄鐵耐磨性
4.5.1 熱處理工藝對高鉻鑄鐵耐磨性的影響
4.5.2 碳化物對高鉻鑄鐵耐磨性的影響
4.5.3 提高高鉻鑄鐵的抗沖蝕磨損能力
4.5.4 陶瓷增強顆粒對高鉻鑄鐵耐磨性的影響
4.5.5 合金化對高鉻鑄鐵耐磨性的影響
4.5.6 高鉻鑄鐵磨損機制
參考文獻
第5章 高釩耐磨合金
5.1 高釩耐磨合金的成分與組織
5.1.1 高釩耐磨合金的化學成分
5.1.2 高釩耐磨合金的凝固組織
5.1.3 V9高速鋼的凝固組織
5.1.4 V11高速鋼的凝固組織
5.1.5 高釩耐磨合金中VC的結構和形態
5.2 高釩耐磨合金的變質處理和熱處理
5.2.1 高釩耐磨合金的變質處理
5.2.2 高釩耐磨合金的連續冷卻轉變曲線
5.2.3 高釩耐磨合金的熱處理
5.3 高釩耐磨合金的磨損性能
5.3.1 高釩耐磨合金的滾動磨損性能
5.3.2 高釩耐磨合金的滑動磨損性能
5.3.3 高釩耐磨合金的滾滑動磨損性能
5.3.4 高釩耐磨合金的磨粒磨損性能
5.4 高釩耐磨合金的應用
5.4.1 高釩耐磨合金在軋鋼行業的應用
5.4.2 高釩耐磨合金在水泥行業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6章 高硼耐磨合金
6.1 高硼耐磨合金特點
6.2 高硼耐磨合金硬質相的熱力學計算
6.2.1 晶體結構和計算方法
6.2.2 彈性常數及力學穩定性
6.2.3 彈性模量
6.2.4 各向異性和硬度
6.2.5 電子性質
6.3 高硼耐磨合金凝固過程及硼化物生長機制與形態調控
6.3.1 高硼耐磨合金的凝固過程研究
6.3.2 Fe-B-C耐磨合金硼化物生長機制研究
6.3.3 Fe-B-C合金硼化物形態控制研究
6.4 提高高硼耐磨合金力學性能
6.4.1 合金化
6.4.2 熱處理
6.4.3 變質處理
6.4.4 冷卻速率
6.4.5 機械加工
6.5 提高高硼耐磨合金耐磨性
參考文獻
第7章 外加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1 耐磨陶瓷顆粒
7.2 耐磨複合材料的製備技術
7.3 耐磨複合材料組織形貌
7.3.1 外加Al2O3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3.2 外加B4C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3.3 外加SiC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3.4 外加TiC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3.5 外加WC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3.6 外加ZTA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4 耐磨複合材料界面結構
7.4.1 外加Al2O3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4.2 外加B4C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4.3 外加SiC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4.4 外加TiC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4.5 外加WC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4.6 外加ZTA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5 耐磨複合材料力學性能
7.5.1 外加Al2O3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5.2 外加B4C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5.3 外加SiC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5.4 外加TiC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5.5 外加WC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5.6 外加ZTA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6 耐磨複合材料耐磨性能
7.6.1 外加Al2O3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6.2 外加B4C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6.3 外加SiC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6.4 外加TiC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6.5 外加WC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7.6.6 外加ZTA顆粒增強耐磨複合材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