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詞體韻律學實例研究--以秦巘詞係為例

  • 作者:蔡國強|責編:鄧益明
  • 出版社:中西書局
  • ISBN:9787547523247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23
人民幣:RMB 10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詞體韻律學」是一個詞學研究新的視點。本書以清代秦巘編著的《詞系》一書為例,通過這一視點對詞的用韻、格律、句法、結構等進行了詳盡研究,提出了讀破、意讀、律讀、韻段、添頭、剪尾等自創概念,並利用相關原理分析了不少實例,解決了不少詞體韻律方面的問題。這些概念和觀念的提出,對於詞體研究、詞譜修訂有著重要價值,從中可見作者在詞的創作上浸潤頗深,對詞的體式分析深有心得。全書不拘泥於詞學研究中已有的觀點,所提出的一系列新觀點和新概念讓人耳目一新,可啟迪人們思考詞學研究中存在的諸如詞樂、詞律等一系列的問題。同時,該書由於對詞體韻律的分析中肯、詳細,作者更有長期的創作經驗,因此對今人填詞創作尤具指導意義,寫手一冊在手,大有裨益。

作者介紹
蔡國強|責編:鄧益明
    蔡國強,號西溪逋客,浙江杭州人,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浙江詞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長期致力於詩詞學研究,在核心期刊發表詞學論文多篇,著有《欽定詞譜考正》、《唐宋實用詞譜》等。

目錄
前言
弁章  《詞系》與概念
  第一節  關於秦巘和《詞系》
  第二節  詞體韻律學基本概念舉隅
    一、體和格
    二、讀破和攤破
    三、意讀和律讀
    四、詞樂時代和詞律時代
    五、韻律
    六、單段和雙段
    七、韻段
    八、添頭和剪尾
    九、歇拍與結拍
    十、調有定格
    十一、平起式和仄起式
    十二、單起式和雙起式
    十三、句法和句式
    十四、逗結構和托結構
    十五、主韻、輔韻和修飾韻
    十六、雙曳頭、添頭式雙曳頭、雙曳尾
    十七、律理
    十八、兼聲
    十九、詞調名、別名和詞名、指代名
    二十、句本位和字本位
    二十一、拗句和律句
    二十二、對應句和對應韻
第一章  詞的體式
  第一節  概論
    1.詞是字本位的一種文體
    2.辨別體式異同不可局限於局部
    3.詞體的正格應該選擇哪一種
    4.詞體的變化與句式無關
    5.不同時代的縱向比較,更能發現詞體變化的規律
    6.從《臨江仙》的大概衍化過程看正體的產生
    7.從范仲淹《蘇幕遮》的韻律,看令詞體式的形成
  第二節  詞體的分段
    8.詞為什麼要分段,為什麼有的小詞不能分段
    9.四十字體的《上行杯》作單段式還是雙段式更恰
    10.雙段式唐詞《望梅花》是個偽分段的單段式詞體
    11.《斗百花》的分段問題或可商榷
    12.柳永「嘆笑筵歌席」詞分段臆說
    13.《戚氏》的分段有可商榷處
    14.《垂絲釣》的分段問題,可判斷詞當時是否可以演唱
  第三節  詞譜中的「又一體」
    15.從溫庭筠《菩薩蠻》詞說「又一體」問題
    16.人為的句讀差異,尤其不應該是「又一體」的依據
    17.詞是否「又一體」與句式無關
    18.句子的疊與不疊,並非評判「又一體」的標誌
    19.文字的衍奪不得視為「又一體」
    20.賀鑄《小梅花》是真正意義上的「又一體」

    21.平韻《滿江紅》屬於「又一體」
  第四節  用韻理念混亂導致體式分析錯誤
    22.換韻體是否換韻,只是作法上的選擇,無關律法
    23.程垓《一剪梅》並非新詞體體式
    24.輔韻的增減,不構成體式的變化
    25.用韻上的異同,是律法中的重要要素
    26.平仄通葉亦即換韻,是一種特殊換葉
  第五節  特殊體式
    27.李晏《菩薩蠻》詞非單段體式的詞
    28.《夢還京》是體式最特殊的詞調之一
    29.《於飛樂》有兩種不同的體式
    30.從《折花令》說譜家對詞體的改造
    31.詞的體式有時代印記
  第六節  雙曳頭
    32.「雙曳頭」的字句以對稱為正
    33.《白苧》並不是一個雙段式詞,而是雙曳頭
    34.周邦彥的《雙頭蓮》是一個雙曳頭詞體
    35.雙曳頭除了齊頭式,也有添頭式結構
    36.《塞翁吟》是一個添頭式的雙曳頭結構
    37.提供《引駕行》的一種分段思路
    38.《卓牌子慢》是一個雙曳頭結構的詞體
  第七節  令詞、引詞和慢詞
    39.「令引近慢」的真正作用
    40.五句式詞體,近詞的雛形
    41.《甘州曲》也是個五句式結構,王衍詞非正體
    42.五句式《浪淘沙近》是不完全近詞
    43.《好事近》的「近」與詞體無關
    44.「近拍」之義,就是「近詞之拍」
    45.《紅林檎》並非「近」詞而是「慢」詞
    46.何謂「慢」詞
    47.慢詞從唐代始
  第八節  詞是否有襯字
    48.秦巘《杏花天》有襯字說解析
    49.如果詞有襯字,必須遵循「三個自由性」
    50.是襯字,就不應該僅僅局限於具體的詞作
    51.缺乏鑒別依據,是「產生」襯字的主要原因
    52.從宋祁《錦纏道》詞后結的韻律,看誤斷「襯字」的一種原因
    53.《紗窗恨》結拍的正格形式不是七字句
    54.再辨「襯字」
第二章  宮調、詞樂、律理與非詞
第三章  詞調的調名
第四章  詞體結構
第五章  詞體結構的解析
第六章  詞句的句讀
第七章  句式的基本認識
第八章  句式的變異
第九章  聲與韻的表達和定位
第十章  詞體韻律學與詞譜編纂
重要參考書目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