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草原之鍑(禮儀神器與歐亞草原社會世俗生活)

  • 作者:郭物
  • 出版社:上海古籍
  • ISBN:9787573214522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59
人民幣:RMB 1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鍑是歐亞大陸,特別是草原地區長期流行的一種大型金屬容器,具有明確的時代特徵和地域特色。一經發明,很快就風靡于北方草原民族,並廣為流傳,是歐亞大陸草原地帶遊牧民族特有的大型容器。本書運用考古學的研究方法,對歐亞草原發現的鍑進行了細緻的研究。鍑不僅是一種大型炊器,還在草原社會結盟、祭祀等社交儀式、宗教活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是草原社會生活中的重器。通過分析考古發現的鍑的金屬成分、製造技術、出土情況等,可以提取出很多重要的歷史信息,為重建歷史提供翔實的資料。

作者介紹
郭物
    郭物,1971年生。1995、199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系,分別獲學士學位、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獲博士學位。1999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邊疆考古、新疆考古、歐亞草原考古和中西文化交流考古。研究員、博導,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邊疆民族考古研究室(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新疆隊隊長。2008年8月—2009年8月為哈佛燕京訪問學者。2016年5月,為德國慕尼黑大學亞洲研究所漢學系訪問學者。參加過若干重要遺址和墓葬的考古發掘工作,如山西晉侯墓地、新疆拜城縣多崗墓地、新疆策勒縣達瑪溝佛寺遺址等。主持吉木薩爾縣北庭故城遺址和青河縣三道海子墓葬及鹿石的發掘。代表作品有《國之大事:中國古代戰車與戰馬》《馬背上的信仰:歐亞草原動物風格藝術》《新疆文物的文創元素》和《新疆史前晚期社會的考古學研究》等六部專著,發表《第二群青銅(鐵)鰒在歐亞大陸的傳播》《白虎參宿與歐亞草原》和《翻唇神獸:東方的「格里芬」》等90余篇文章。

目錄
導言
上編  研究篇
  第一章  鍑流行的背景
    一、歐亞草原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特點
    二、人類進入歐亞草原地區及最初的生存適應
    三、騎馬和遊牧的初步實踐
    四、小結
  第二章  鍑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一、歐美學者對鍑的研究
    二、日本學者對鍑的研究
    三、中國學者對鍑的研究
    四、小結
  第三章  鍑的類型、分佈與時代特點
    一、第一群(公元前10世紀一公元4世紀)
    二、第二群(公元前2世紀一公元8世紀)
    三、鍑的分佈與時代特點
  第四章  鍑的起源及其在歐亞大陸的流傳
    一、鍑的起源
    二、鍑在歐亞大陸早期遊牧人中的流傳
    三、從鍑的發現看匈奴的西遷
    四、鍑在中國北方的最後擴散及餘緒
  第五章  禮儀神器與歐亞草原遊牧社會的世俗生活
    一、鍑與祭祀禮儀
    二、銅鍑環耳突起裝飾的意義
    三、中國先秦時期墓葬中的銅鍑埋藏研究
    四、鍑與世俗生活
    五、小結
下編  資料篇
  第六章  第一群銅鍑
    一、中國北方東部區
    二、新疆、蒙古、中亞七河及兩河地區
    三、西伯利亞地區
    四、多瑙河下游至烏拉爾河地區
    五、特型鍑
    六、無法判斷出土地點的銅鍑
  第七章  第二群銅鍑
    一、貝加爾湖及以南的色楞格河地區
    二、中國中東部區
    三、東北亞地區
    四、南西伯利亞及新疆地區
    五、從巴爾喀什湖至伏爾加河的廣大地區
    六、北高加索、庫班河、頓河下游地區
    七、頓河下游、第聶伯河、多瑙河地區
    八、無法判斷出土地區的銅(鐵)鍑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