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文旅新業態高質量發展研究/城市文化傳播研究叢書

  • 作者:江凌|責編:李夕冉
  • 出版社:上海交大
  • ISBN:9787313317025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62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城市文化傳播研究叢書。近幾年來,在移動通訊技術、數字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和新質生產力的加持下,在高質量發展道路指引下,文化與旅遊融合越來越緊密,文旅新業態發展如火如荼,文旅新業態消費市場生機盎然,但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本書首先從整體上分析2023年以來上海乃至全國文旅新業態的發展態勢、市場亮點、存在的問題與化解路徑;然後,以密室探險類文旅新業態項目為例,探討文旅新業態的生成機制、發展邏輯、文旅新業態快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運用「多中心」理論,分析政府、企業、行業協會、消費者、媒體監督主體的監管責任和協商共治策略,構建文旅新業態市場監管體系;針對文旅新業態建設中出現的新問題,提出具體的監管措施建議;最後,分析文旅新業態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邏輯與實現路徑,並就「藝術介入地方創生,促進文旅新業態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進路、共生髮展和實踐路徑進行了專題研究,從而為政府文旅部門、市場管理部門提供決策參考,為政府文旅部門、文旅企業、文旅行業協會和遊客共建高質量文旅新業態提供參考。

作者介紹
江凌|責編:李夕冉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文旅新業態的相關概念界定
  第一節  業態與旅遊業態的概念界定
  第二節  旅遊新業態的概念界定與主要形態
  第三節  文化旅遊新業態的概念界定與主要種類
第二章  2023年以來文旅新業態發展態勢與未來走勢分析
  第一節  文旅新業態消費新趨勢:人與城市共生,下沉中小城市
  第二節  盤活城市旅遊資源,優化文旅新業態消費體驗
  第三節  電影市場消費對影視文旅產業發展的主要影響和啟示
  第四節  「高校研學游」市場火爆,深度激活高校文旅資源
  第五節  當前體育文旅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與化解路徑
  第六節  明星演唱會與露天音樂節:城市文旅新業態消費新引擎
  第七節  哈爾濱「冰雪文旅」火出圈帶給上海的經驗啟示
  第八節  2024年春節前後各地文旅營銷的主要做法與社會影響
  第九節  「黃金假期游」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及改進建議
第三章  文旅新業態的生成機制
  第一節  政府政策支撐機制
  第二節  技術創新驅動機制
  第三節  消費需求驅動機制
  第四節  行業競爭驅動機制
  第五節  文化發展推動機制
  第六節  五種機制之間的邏輯關係
第四章  文旅新業態發展態勢分析——以上海市密室逃脫類項目為例
  第一節  新業態項目調查樣本的人口特徵描述
  第二節  新業態項目消費人群的消費特徵分析
  第三節  新業態項目消費人群的消費影響因素分析
  第四節  新業態項目的受眾滿意度分析
  第五節  新業態項目的主要優勢、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
  第六節  新業態項目的市場前景與受訪者建議
第五章  文旅新業態的發展邏輯
  第一節  文旅新業態發展的生態邏輯
  第二節  文旅新業態發展的文化邏輯
  第三節  文旅新業態發展的技術邏輯
  第四節  文旅新業態發展的場景邏輯
  第五節  文旅新業態發展的體驗邏輯
  第六節  文旅新業態發展的在地化邏輯
  第七節  六種邏輯之間的關係
第六章  文旅新業態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化解路徑
  第一節  文旅新業態迅猛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二節  化解文旅新業態發展中存在問題的主要措施
第七章  文旅新業態監管體系建設
  第一節  「多中心」理論內涵與治理框架
  第二節  政府主體監管
  第三節  文旅企業主體監管
  第四節  行業協會主體監管
  第五節  遊客(消費者)主體的監督
  第六節  媒體主體的輿論監督
  第七節  各治理主體的協商共治機制
第八章  政府主體的具體監管措施
  第一節  完善政策法規,構建文旅新業態發展的長效機制

  第二節  審核劇本內容,確保價值觀導向正確,保護知識產權
  第三節  鼓勵數字技術與文旅深度融合,把控技術安全風險
  第四節  構建立體化安全保障體系,做好場所安全防護措施
  第五節  加強場景設施質量監管,保障場景技術設備安全
  第六節  監管場景和劇本內容的恐怖指數,確保驚悚刺激適度
  第七節  多元主體參與,強化項目宣傳推介內容的審核監督
第九章  文旅新業態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邏輯與實現路徑
  第一節  文旅新業態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邏輯
  第二節  文旅新業態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
第十章  藝術介入地方創生,促進地方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一節  藝術介入地方創生的理論進路與實踐省思
  第二節  藝術介入與地方創生共生髮展,壯大地方文旅產業
第十一章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