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宋韻文化研究/浙江系列/中國地方社會科學院學術精品文庫

  • 作者:編者:張宏敏|責編:李建廷//楊春花
  • 出版社:社科文獻
  • ISBN:9787522840680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90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宋韻文化是具有中國氣派和浙江辨識度的重要文化標識。宋韻文化以獨有的精神氣質和深厚的歷史底蘊,表現出歷久彌新的生命力、自信自強的創造力。南宋以杭州為都城,歷史和現實交匯出獨特韻味。千年來,浙江的經濟、文化、藝術、生活、城市建設等都烙上了宋韻的印記,並影響至今。本書對宋韻文化研究的起源以及過程進行了綜述考察,同時對宋韻文化的研究現狀、傳播規律予以宏觀概論。今天的浙江提倡宋韻文化的研究傳承,與杭州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創新活力之城,呈現出來的「一種歷史和現實交匯的獨特韻味」有密切關聯。充分挖掘宋韻文化這一登峰造極的兩宋文明的內涵與外延,努力將浙江建設成新時代文化高地和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文明高地,借此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有著重大的學術價值與現實意義。

作者介紹
編者:張宏敏|責編:李建廷//楊春花
    張宏敏,哲學博士,現系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兼任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副會長、中華孔子學會陽明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明史學會王陽明研究分會理事、中國朱子學會陽明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儒學學會副秘書長、浙江省朱子學研究會副會長等。     主要從事中國哲學與浙江思想史學派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清代陽明學文獻整理與思想演變研究」,以及「王陽明『始揭致良知之教』辨正」等浙江省哲學社科規劃課題11項,出版有《陽明學研究綜合報告》《2019陽明學研究報告》《2020陽明學研究報告》《王陽明的人生智慧》《台州陽明學研究》《黃綰生平學術編年》《黃綰道學思想研究》《清代浙江儒學史》等著作12部,參與編校整理「清代浙東經史學派文獻叢書」陽明後學文獻叢書」陽明行跡方志文獻選刊」福建陽明學文獻叢刊」,在《陽明學刊》《國際陽明學研究》《陽明學研究》《中國心學》《陽明學研究新論》《王學研究》等陽明學研究輯刊中發表論文20余篇。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浙江省域層面對「宋韻文化」的輿論宣傳與推介展示
  一  浙江省委主要負責人講話及省委、省政府文件對「建設宋韻文化傳承展示中心」及「開展宋韻文化研究傳承」的要求
  二  2022年參加浙江省兩會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熱議「宋韻文化」
  三  浙江省委宣傳部,杭州市委、市政府,紹興市委、市政府聯合主辦「宋韻文化節」
  四  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宋韻文化研究成果新聞發布會」
  五  浙江省舉行「宋韻文化傳世工程推進會」並制定出台《宋韻文化傳承發展和南宋品牌塑造三年行動計劃(2021年—2023年)暨中長期目標》
  六  《浙江日報》、浙江在線、浙江宣傳、《錢江晚報》策劃「宋韻文化」系列宣傳報道
  七  浙江省委宣傳部主辦「浙江省首屆『悅讀宋韻節'」併發布首張「宋韻書單」
  八  浙江省委宣傳部主辦、浙江古籍出版社和浙江大學宋學研究中心聯合承辦「宋學大講堂」
  九  央視春晚節目《只此青綠》《憶江南》完美呈現「宋韻文化」
  十  浙江衛視創新性地將「宋韻」元素融入綜藝晚會、紀錄片、短視頻等節目
  十一  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發起舉辦「發現和培育宋韻文化區域傳承案例系列活動」
  十二  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策劃主辦「宋韻今輝」系列活動
  十三  浙江省博物館策劃實施「宋韻千年——百館聯動展」
  十四  浙江省文化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聯合啟動「『百生進百館'宋韻文化專題活動」
  十五  浙江古籍出版社、止觀書局共同打造「兩宋浙刻叢刊」
第二章  「宋韻文化」學術理論研究的新進展
  一  搭建「宋韻文化」研究平台
  二  設計「宋韻文化」研究專項課題
  三  撰寫「宋韻文化」研究智庫報告
  四  開展「宋韻文化」專題學術研討
  五  出版「宋韻文化」研究專著
  六  發表「宋韻文化」研究論文
第三章  浙江省內各地市(縣區)的「宋韻文化」挖掘、宣傳與研究動態
  一  杭州:高水平打造「宋韻文化傳承展示中心」
  二  寧波:梳理「宋韻甬存」,講好「宋韻」寧波故事
  三  溫州:深入實施「宋韻甌風傳世工程」
  四  湖州:傳承「湖學」精神,講好湖州的宋韻故事
  五  嘉興:挖掘宋韻文化,助力古城文化復興
  六  紹興:全力打造宋韻文化節點城市
  七  金華:傳承「八婺宋韻」,打造浙中文化新高地
  八  衢州:千年宋「潮」,衢州有「禮」
  九  舟山:挖掘昌國宋韻遺存,探究詩書漁火流韻
  十  台州:以「台州味」來呼應「浙江韻」「中國風」
  十一  麗水:實施「宋韻麗水」活化計劃,建設「處州宋韻」十大文化地標
第四章  對推動「宋韻文化」深入研究、傳播、轉化的建議
  一  學術研究與大眾傳播相結合
  二  紙質出版與新媒體傳播相結合
  三  省內傳播與省外宣傳相結合
  四  實物展陳與文創轉化相結合
結語
附錄  理學:宋韻文化的思想形態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