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風生水起(清末嶺南園林史錄)

  • 作者:編者:彭長歆|責編:陳小娟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 ISBN:9787112302147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6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研究主要包括清末嶺南園林發展的動力機制園林營造有其必然的歷史邏輯以及清末嶺南園林的空間形態及構成規律空間形態是指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的表現形式與組成關係。
    為描述清末嶺南園林發展的轟轟烈烈,本書採用了「風生水起」作為主標題。風與水本就是人居環境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嶺南園林賴以建構其特色的關鍵所在。

作者介紹
編者:彭長歆|責編:陳小娟
    彭長歆     現任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教授、亞熱帶建築與城市科學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研究領域聚焦城鄉空間生產的歷史機制與物質遺存,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建築史、嶺南園林、建成遺產保護利用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現已公開發表科研論文70余篇,出版專著《中國工業遺產史錄(廣東卷)》(與劉暉、鍾冠球合著)、《現代性·地方性——嶺南城市與建築的近代轉型》等,並參編《中國近代建築史》(五卷本)等著作。開展建築設計、城市更新與遺產保護實踐,曾獲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優秀項目獎、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學技術獎、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設計獎等。

目錄
第一章  清末嶺南園林發展的歷史機遇
  第一節  明清廣東市鎮繁榮與社會生活
    一、明清廣東社會經濟與城鎮建設
    二、「大屋」:城市府第建築的形成
    三、禮儀與暇適:日常生活的物化
  第二節  書院勃興與園林美學的再醞釀
    一、明清嶺南書院的勃興
    二、從山林到城市:明清嶺南書院擇址及變遷
    三、從山居到庭園:嶺南書院的園林化
    四、書院園林與嶺南園林美學的建構
  第三節  海上貿易興發與西洋建築文化傳播
    一、澳門的中西建築文化交融
    二、廣州十三行西洋建築文化傳播
    三、城市空間景觀的嬗變
第二章  來自農業生產的啟發
  第一節  治水圍墾與園林理水
    一、治水圍墾下的營造經驗
    二、農耕水利的景觀化及園林化
    三、水庭的形成:引水入池,以堤為岸
    四、方池壁岸:堤圍營造的小型化
  第二節  花木生產的繁榮與花田園藝
    一、花田與灌溉
    二、花木生產、銷售及其公共化
    三、花地的私園營造與文化生產
    四、花地植物研究與知識生產
第三章  行商花園的興起與文化生產的轉向
  第一節  廣州西關的行商宅園
    一、大觀河附近的商人居住區
    二、西關大屋與花園植入
    三、宅園營造與園居生活
    四、西關紳商宅園的空間遺產
  第二節  廣州河南漱珠涌兩岸的建設
    一、行商在河南的早期造園活動
    二、同文行潘氏與河南潘家花園
    三、怡和行伍氏與河南伍家花園
  第三節  從荔灣果基魚塘到海山仙館
    一、潘仕成的交往與遊歷
    二、果基荷塘與唐荔園
    三、潘仕成對海山仙館的空間構想
    四、空間營造與日常生活
  第四節  花地馥蔭園的空間營造與文化生產
    一、同文行潘氏東園
    二、東園易主與空間流變
    三、伍氏馥蔭園的改造與續建
    四、詩文與圖像:文化生產的轉向
第四章  條約體系下的公共綠地建設
  第一節  廣州十三行美國花園、英國花園的創建
    一、十三行空間結構
    二、英國花園、美國花園的植入
    三、華南植物的研究與花園植物配置的地域性

    四、殖民主義花園景觀的延續
  第二節  澳門的早期風景園林
    一、澳門早期城市綠化
    二、澳門早期公園建設
  第三節  香港的早期風景園林
    一、香港早期規劃
    二、洋行與機構的花園建設
    三、公共花園與植物園
    四、植樹運動與城市綠化
  第四節  廣州沙面租界的公共綠地
    一、租界選址
    二、租界規劃與管理
    三、市政綠化與公園建設
  第五節  嶺南大學的校園綠地與空間景觀
    一、選擇廣州:地理認知與面向對象
    二、籌備新校:選擇建築師
    三、珠江邊康樂村:在地規劃與氣候調適
    四、綠化校園與校園景觀的中國化
第五章  洋務新政建設與園事活動
  第一節  餘輝未盡:廣州將軍府長善壺園
    一、長善早期的園居與園游經歷
    二、長善與廣州將軍府
    三、壺中天地:壺園的營建與象徵
    四、壺園中的交游活動
  第二節  正本溯源:廣雅書院的空間營造
    一、選址:歷史記憶與地理再現
    二、布局:空間禮儀與敘事
    三、園事:隱喻與意境
  第三節  中體西用:廣東錢局花園
    一、選址:基於東濠的便利性
    二、規劃布局與調適
    三、建築風貌的中國化
    四、園林營造與空間意境
  第四節  市政風景:張之洞廣州長堤計劃
    一、19世紀末廣州城市空間景觀
    二、張之洞廣州長堤計劃及「鋪廊」模式的提出
    三、「鋪廊」的空間使用與意義
    四、長堤大馬路的市政風景
  第五節  知識建構與觀念嬗變
    一、現代衛生觀念與公園啟蒙
    二、現代農學與園藝教育的開展
    三、廣東農事試驗場的建立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