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環境社會學導引

  • 作者:編者:陳阿江|責編:李立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22741123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5
人民幣:RMB 8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社會問題為視角,重點介紹了當前中外學者關於環境問題的社會影響、社會成因與社會應對的代表性理論。主要包括寂靜的春天、受害結構論、受益圈·受苦圈、環境正義、公地悲劇、生產跑步機、環境問題的社會轉型論、生態危機的歷史文化論、生態現代化、生活環境主義、共域之治等重要理論。本書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在重點闡釋相關理論內容的同時,對理論形成的學術脈絡、社會背景及人物生平展開細緻分析,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理論的來龍去脈。本書是一本獨具特色的環境社會學教材,適合社會學及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以及關注環境保護、綠色發展的讀者閱讀使用。

作者介紹
編者:陳阿江|責編:李立
    陳阿江,1997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社會學博士;河海大學二級教授,河海大學環境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社會學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社會學學會副會長,曾任河海大學社會學系創系主任(2004?2019年)、中國社會學會環境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會(2016?2020年)等職;主要從事環境社會學、農村發展、社會評價等領域的研究。

目錄
  第一章  環境社會學體系之建構
    一  環境社會學之建構邏輯
    二  環境問題的類型、呈現與問題化
    三  環境問題的社會影響
    四  環境問題的社會成因
    五  環境問題的社會應對
    六  環境問題的真實性與建構性
社會影響篇
  第二章  寂靜的春天
    一  什麼是「寂靜的春天」
    二  學術脈絡
      1.美國反思傳統人類中心主義的先行者
      2.生態學視域中的生態危機
      3.啟迪性思想的張力
    三  社會背景
      1.20世紀中期的美國
      2.科技支撐的經濟發展與讚美自然的資源保護
      3.高科技生化農業、大眾傳媒與環保主義運動
    四  個人生平
    五  拓展閱讀
  第三章  受害結構論
    一  什麼是受害結構
      1.受害結構理論
      2.什麼是加害結構與損害忽略
    二  學術脈絡
      1.生活構造論的影響
      2.對受害結構論的批評
      3.受害結構論的應用與發展
    三  社會背景
    四  個人生平
    五  拓展閱讀
  第四章  受益圈·受苦圈
    一  什麼是受益圈·受苦圈
    二  學術脈絡
      1.馬克思社會結構分析方法的影響
      2.受益圈·受苦圈論的發展
      3.對受益圈·受苦圈論的批評
    三  社會背景
      1.「戰後復興」后的「高速經濟增長期」與「公害·環境問題」
      2.「高速經濟增長」背景下的社會問題與社會運動
    四  個人生平
    五  拓展閱讀
  第五章  環境正義
    什麼是環境正義
    1.環境正義的定義
    2.環境正義的類型
……
社會成因篇
社會應對篇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