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反恐法律問題探究--理論與實踐/上海政法學院建校40周年系列叢書

  • 作者:吳何奇|責編:范冰玥
  • 出版社:上海社科院
  • ISBN:9787552045918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57
人民幣:RMB 85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彙集了吳何奇博士近年來對我國反恐鬥爭的法治實踐進行的一系列思考,其緊緊圍繞反恐怖主義法律中的熱點、難點議題,逐一分析了反恐法律問題中的「本體」問題、「實踐」問題、「理論」問題以及「建構」問題。本書共分為四部分,環環相扣于「反恐怖主義」和「國家安全」兩大焦點,以現實探析各國際組織卓有成效的法律機制,總結反恐領域中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其中,「本體篇」重點揭示了國際反恐法律機制的內涵與價值,針對國際反恐法律機制的內涵詮釋,明確其作為國際機制所具備的「權威性」「制約性」和「關聯性」三個明顯特點,明晰其作為法律機制所具備的「整體性」「動態性」「有序性」與「層次性」四個基本特徵,確定其作為輔助並促進反恐國際合作的機制地位;「實踐篇」重點介紹國際上較為典型的反恐法律機制,如聯合國反恐法律機制、歐盟反恐法律機制、上海合作組織反恐法律機制以及反恐去極端化機制。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看待反恐法律機制具體落地方案,從已有經驗歸納總結實踐問題;「理論篇」兼具國際、國內兩個視角,重點討論武力反恐視角下的自衛權、國內刑法中相關條文的解讀以及大數據背景下數據治理在反恐中的賦能與限制;「建構篇」探討塑造反恐法律機制理性建構的應然思路,提煉並總結國際反恐的中國方案。在已有法律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建構更為成熟的國際反恐法律機制,旨在實現對國際社會分歧的協調,從而保證法律機制的統一性,強調反恐重點由事後懲罰向事前預防轉型並堅持內在謙抑性,依托反恐國際合作法律機制實現對恐怖主義犯罪的標本兼治。

作者介紹
吳何奇|責編:范冰玥
    吳何奇,法學博士,國家公派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聯合培養博士,中國浦東幹部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后研究人員,上海政法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在《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相關成果被《新華文摘》(網路版)全文轉載、入選《學術精要資料庫》「高影響力論文」,並獲得中國科學技術法學會2021—2022年度優秀論著「三等獎」、第十三屆中國法學家論壇徵文獎「優秀獎」、第十屆京津滬渝法治論壇「二等獎」、第五屆文瀾論壇「一等獎」等。主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第73批面上資助項目、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專項課題、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現任上海政法學院辯論隊執行教練,獲得上海市法治杯冠軍、「尚法杯」上海市高校大學生法治辯論賽最佳領隊教練獎、第十九屆華語網路辯論賽超級聯賽冠軍,第九屆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網辯賽區冠軍、最佳辯手等獎項。

目錄
本體篇
  國際反恐法律機制的內涵與價值闡釋
  國際恐怖主義犯罪的界定
實踐篇
  聯合國反恐國際合作法律機制探析
  歐盟反恐法律機制的發展與轉型
  上海合作組織反恐法律機制
  反恐去極端化的域外經驗
理論篇
  武力反恐視角下自衛權理論考
  論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的「情節嚴重」
  恐怖主義犯罪數據治理的價值平衡與現實路徑
建構篇
  反恐國際合作法律機制的建構邏輯
  法治反恐理論與中國實踐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