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遭受家庭暴力婦女求助行為模式研究

  • 作者:吳金鳳//楊健|責編:葉親忠
  • 出版社:中國經濟
  • ISBN:9787513679787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19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主要論述了遭受婚姻暴力婦女求助行為模式,以建構的紮根理論為研究方法,對受暴婦女進行質性訪談,從過程視角探索受暴婦女求助中的認知、影響因素、求助障礙以及求助成效。研究結果包括:第一,受暴婦女的求助包含過程視角,受暴婦女的求助行為分為求助前的知覺並定義暴力問題、決定尋求幫助、確定適當的求助對象,過程視角將求助視為非線性的過程,並包含一個反饋循環;第二,受暴婦女會依個人需求、暴力的時間以及求助成效使用非正式或正式支持系統;第三,受暴婦女的求助行為受到施助者、施暴者三方的互動所影響,三方的交互作用對受暴婦女求助行為產生促進或阻礙因素;第四,傳統的華人文化在求助行為不同階段都呈現抑制效應,家庭本位及自力更生的求助觀念,通過集體主義與面子文化、人情文化、孝道文化深刻影響受暴婦女的求助行為,父權社會建構下的文化具有高度的性別壓迫性,影響受暴婦女從認識及定義暴力問題到求助行動整個歷程,並通過受暴婦女、施助者及施暴者三方的互動滲透到各個過程,影響求助成效;最後受暴婦女在障礙中亦能運用臉面文化,發揮個人主體性,發展個人的求助應對策略。

作者介紹
吳金鳳//楊健|責編:葉親忠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目的
  第三節  相關概念界定
    一、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
    二、受暴婦女(battered woman)
    三、求助行為(help-seeking behavior)
    四、求助行為模式(help-seeking behavior model)
  第四節  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受暴婦女求助行為文獻綜述
  第一節  家庭暴力概念意涵、理論解釋
    一、家庭暴力的概念界定
    二、家庭暴力的理論解釋
  第二節  受暴婦女求助行為相關研究
    一、求助行為的概念界定
    二、受暴婦女求助行為的理論解釋
    三、受暴婦女求助行為影響因素研究
    四、受暴婦女求助行為的跨文化研究
    五、現有研究的綜合檢視
  第三節  華人文化影響下的受暴婦女的求助行為探討
    一、華人文化下求助行為邏輯
    二、過程視角下受暴婦女求助行為模式研究思路
第三章  受暴婦女求助行為的研究過程
  第一節  對受暴婦女求助行為進行質性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節  研究方法介紹
  第三節  研究對象的選擇
  第四節  資料分析過程
  第五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
    一、研究信度
    二、效度
  第六節  研究倫理
    一、告知與澄清
    二、個人隱私與保密性
第四章  受暴婦女求助行為歷程模式建構
  第一節  研究對象個人信息簡介
  第二節  受暴婦女求助行為歷程模式建構
    一、受暴婦女求助行為發生前問題定義與認知
    二、受暴婦女決定求助的脈絡因素
    三、受暴婦女求助需求、求助對象選擇
    四、文化視角下受暴婦女求助障礙影響因素
    五、求助成效及應對策略
    六、文化視角下受暴婦女求助行為模式建構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一、政策面
    二、實務面
附錄  訪談大綱

參考文獻
重要術語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