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長物志的生態審美智慧研究

  • 作者:羅祖文|責編:陳緒泉//吳瑜玲
  • 出版社:暨南大學
  • ISBN:9787566840417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2
人民幣:RMB 5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長物志》是明末文震亨的文藝品鑒之作,反映了明末資本主義萌芽背景下消費時尚的變化與知識分子對中國傳統美學精神的堅守。《長物志》共十二卷,從室廬、花木、水石、禽魚、書畫、幾榻、器具、衣飾、舟車、位置、蔬果、香茗展開論述,呈現了明末文人士子的賞玩品鑒之志。本書從七個維面來探究蘊含其中的生態審美智慧:建築的象天法地與親近自然,飲食的儒素雅潔與食葯同源,服飾的簡約樸素與實用厚生,傢具的惜材工巧與自然古雅,器具的備物致用與厚質無文,書畫的自然之妙與氣韻生動,香茗的提神醒腦與精神養生。
    《長物志》的生態審美智慧對我們突破科技主義時代的庸俗審美與「人類中心主義」的桎梏,克服人性的「異化」,構建當代人的生態審美觀與綠色生活理念,具有深刻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指導意義。

作者介紹
羅祖文|責編:陳緒泉//吳瑜玲
    羅祖文,湖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文學博士,博士后,中國中外文藝理論研究會會員,湖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專家庫成員。長期從事生態文化與藝術理論的研究,著有《當代存在論美學:曾繁仁美學思想研究》,在國家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的研究,獲市級社科成果獎多項。

目錄
引言  中國古代審美教育的生態智慧
上編  《長物志》生態審美智慧生成背景
  第一章  經濟成因
    第一節  商品經濟繁榮下的豐裕社會
    第二節  「物」的內涵延展與造物技術的成熟
  第二章  政治成因
    第一節  晚明科舉道路的壅塞與知識圈層向下流動
    第二節  高壓政權之下的逃避與隱逸
    第三節  基於「天人合一」執政理念的傳承
  第三章  文化成因
    第一節  文化思想激變中的內心審視
    第二節  審美的「真情」與本色意趣
    第三節  閑賞生活中的養生智慧
中編  身外「長物」的生態美學內涵
  第四章  中國傳統建築的生態審美智慧
    第一節  室廬:山水之情,幽人之志
    第二節  山齋:通天接地,返璞歸真
    第三節  茶寮、琴室:親近自然,超然物外
    第四節  街徑、庭除:雨久生苔,自然古色
    第五節  樓閣:軒敞宏麗,爽塏通氣
    第六節  園林:天然圖畫,各得所宜
  第五章  飲食——素簡雅潔,頤養身心
    第一節  桃、梅:益氣祛濕,提神止渴
    第二節  生梨、西瓜:滋潤肺胃,能解暑毒
    第三節  橘子、五加皮:行氣散結,宜人藥品
    第四節  時令小蔬:菜葯同源,食物養生
  第六章  服飾——衣冠笠履,必與時宜
    第一節  中國古代服飾的生態審美智慧
    第二節  道服:取法天地,簡約樸素
    第三節  冠、笠:上與天齊,鐵冠最古
    第四節  履:因時而變,實用厚生
  第七章  傢具——自然古雅,無不便適
    第一節  榻:質樸雅緻,舒適實用
    第二節  幾:自然巧妙,奇崛淳厚
    第三節  禪椅:不露斧斤,自然天成
    第四節  桌、櫥:方大古樸,求實便用
    第五節  屏風:以古為佳,惜材工巧
  第八章  器具——制具尚用,厚質無文
    第一節  香爐:備物致用,蓬萊幽景
    第二節  筆格、筆筒:擬物造型,虛心堅節
    第三節  鏡子:雅俗共賞,古樸神秘
    第四節  花瓶:因乎時地,古色古香
    第五節  鳩杖:自然崇拜,觀照健康
    第六節  琴:修身養性,回歸本真
  第九章  書畫——師法造化,意趣天成
    第一節  墨、紙:順天而作,以時取物
    第二節  書法:用筆結體,自然天成
    第三節  繪畫:山水第一,自然之妙
    第四節  懸畫月令:遵天敬時,天人同律
    第五節  書畫裝潢:因時制宜,以古為雅

  第十章  香茗——提神醒腦,精神養生
    第一節  茶香馥郁與清心悅神
    第二節  茶性淡雅與放閑修德
    第三節  茶法自然與和諧中庸
    第四節  茶類多元與茶人藥品
    第五節  爐壺茶盞與茶味真純
    第六節  烹茶煮水與士紳品位
下編  《長物志》生態審美智慧與當代人的審美生存
  第十一章  《長物志》與綠色生活
    第一節  當代日常消費的生態透視
    第二節  《長物志》對當代日常生活的形塑
  第十二章  《長物志》與精神世界的營構
    第一節  《長物志》的生態審美指向性
    第二節  《長物志》與當代人精神生態的構建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