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禪的智慧與人生境界(王雷泉講演錄)

  • 作者:王雷泉|責編:葉子
  • 出版社:上海社科院
  • ISBN:9787552045772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4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復旦大學哲學教授王雷泉先生多年以來為社會各界講課的講演錄。
    在十一講中,分別圍繞中國佛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佛教哲學與生態環境、佛教對世界人生的看法、教外別傳與宗教兼通、《壇經》中的哲學、法華精神與人類宗教的未來、我們需要怎樣的宗教、佛教的思想與方法、三教融會背景下的棲霞論道等重要問題,以哲學的方式進行了概念辨析與義理解讀。
    本書屬於《師說》系列。

作者介紹
王雷泉|責編:葉子
    王雷泉,上海人,一九五二年生。一九八四年十二月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畢業后留校曾任哲學系副主任。一九九七年任上海復旦大學哲學教授,一九九九年任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上海宗教學會理事、中國佛教協會漢語系教材編審委員會咨詢委員、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九華山佛學院客座教授等。主要著作和譯著有《天台宗止觀學說述評》《中國大陸宗教文章索引》《禪與西方思想》《禪宗與精神分析》《特異心理學縱橫談》等。

目錄
第一講  中國佛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一、 一種新的「判教」方式
  二、 佛教在中國傳播的特點
  三、 佛教未來發展的若干問題
第二講  中國佛教之重建
  ——以太虛《中國佛學》為中心
  一、 中國主流佛教的特質
  二、 太虛重建中國佛學的願景
  三、 佛教的衰落與近代佛教的復興
  四、 人間佛教及其進入主流社會的路徑
第三講  心凈則國土凈
  ——佛教哲學與生態環境
  引言
  一、 「地球村」與當代環境哲學
  二、 佛教環保思想的理論基礎
  三、 對治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
第四講  禪的智慧與人生境界
  一、 佛教對世界人生的看法
  二、 提升眼界,放大心量
  三、 禪宗的宗旨和特點
  四、 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
第五講  教外別傳與宗教兼通
  引言
  一、 禪宗在佛教中的地位
  二、 六祖惠能論宗教兼通
  三、 永嘉會通禪教的貢獻
  四、 太虛論重建中國佛學
  餘論
第六講  「煩惱即菩提」辨析
  ——以《壇經》為中心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禪宗思想的革命性轉向
  三、 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
  四、 二道相因,生中道義
  五、 轉: 佛教解脫論的實踐特色
第七講  法華精神與人類宗教的未來
  一、 當今語境中的宗教問題
  二、 從「五眼」談佛之知見
  三、 法華精神與如來使
  四、 做從地湧出的菩薩行者
第八講  觀音信仰與佛教慈悲精神
  一、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宗教?
  二、 悲智雙運,從心開始
  三、 做觀音菩薩的千手千眼
  四、 路在腳下,途中即是家舍
第九講  真理與自由
  ——佛教的思想與方法
  引言: 觀自在
  一、 真理之境
  二、 菩薩之行

  三、 自由之果
第十講  上帝·天命·實相
  ——三教融會背景下的棲霞論道
  一、 善行的終極意義和進路
  二、 引儒入佛,闡釋立命之學
  三、 立志塑造義理再生之身
  四、 命自我立不落凡夫窠臼
第十一講  須向那邊會了,卻來這邊行履
  ——從永嘉玄覺到南懷瑾
  一、 生死與涅
  二、 宗通與教通
  三、 入山與入世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