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洞庭湖區防洪設計水位研究/洞庭湖研究系列叢書

  • 作者:編者:劉曉群//朱德軍//趙文剛|責編:陳麗茹
  • 出版社:河海大學
  • ISBN:9787563088164
  • 出版日期:2023/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97
人民幣:RMB 2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根據《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洪水計算規範》(SL 44—2006),洞庭湖設計洪水位由江湖洪水組合或江湖匯合后控制站的設計洪水進行分析計算併合理確定。在長江上游清水下泄導致中下游河道下切、洞庭湖高洪調蓄容積不再衰減、高洪水位持續時間縮短等變化背景下,本書利用洞庭湖水沙數值模型計算湖區設計洪水位,包括湖區現狀及未來30年泥沙輸運情景下設計洪水位的空間分佈變化,並評估現狀條件下洞庭湖重點垸、蓄洪垸防洪能力。

作者介紹
編者:劉曉群//朱德軍//趙文剛|責編:陳麗茹

目錄
第1章  研究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內容
  1.3  研究進展
    1.3.1  江湖關係影響下的洞庭湖防洪形勢變化
    1.3.2  洞庭湖區防洪控制水位研究
    1.3.3  流域洪水演算模型研究
    1.3.4  洪水影響下的堤防建設與管理現狀
  1.4  技術路線
  1.5  預期目標
第2章  區域概況
  2.1  自然地理
  2.2  氣候概況
    2.2.1  氣候條件
    2.2.2  降雨特性
  2.3  河網水系
    2.3.1  長江幹流
    2.3.2  四口水系
    2.3.3  四水水系
    2.3.4  其他水系
    2.3.5  內湖與撇洪河
  2.4  水文測站
第3章  洞庭湖洪水組成及特性
  3.1  洞庭湖洪水地區組成
    3.1.1  長江洪水
    3.1.2  四水洪水
    3.1.3  區間洪水
  3.2  入湖洪水組成
    3.2.1  入湖徑流的地區組成
    3.2.2  汛期入湖水量
    3.2.3  入湖洪峰流量
    3.2.4  入湖歷時洪量
    3.2.5  小結
  3.3  洪水傳播時間
    3.3.1  長江洪水傳播
    3.3.2  四水洪水傳播
  3.4  洪水遭遇分析
    3.4.1  洪峰遭遇
    3.4.2  洪量遭遇
第4章  實際洪水統計與分析
  4.1  洪水量級劃定
  4.2  長江下泄30000 m3/s量級洪水
    4.2.1  1969年洪水
    4.2.2  1973年洪水
    4.2.3  1991年洪水
    4.2.4  1995年洪水
    4.2.5  1996年洪水
    4.2.6  2003年洪水
    4.2.7  2010年洪水
    4.2.8  2016年洪水

    4.2.9  2017年洪水
    4.2.10  小結
  4.3  長江下泄40000 m3/s量級洪水
    4.3.1  1964年洪水
    4.3.2  1968年洪水
    4.3.3  1988年洪水
    4.3.4  1999年洪水
    4.3.5  2002年洪水
    4.3.6  2012年洪水
    4.3.7  2020年洪水
    4.3.8  小結
  4.4  長江下泄50000?60000 m3/s量級洪水
    4.4.1  1954年洪水
    4.4.2  1980年洪水
    4.4.3  1983年洪水
    4.4.4  1993年洪水
    4.4.5  1998年洪水
    4.4.6  小結
  4.5  小結
第5章  洞庭湖防洪體系
  5.1  蓄滯洪區
  5.2  長江上中游梯級水庫群
  5.3  洞庭湖中游水庫工程
    5.3.1  湘江-東江水庫
    5.3.2  資江-柘溪水庫
    5.3.3  沅江-五強溪水庫、鳳灘水庫
    5.3.4  澧水-皂市、江埡水庫
  5.4  小結
第6章  梯級水庫群影響下的江湖水文條件變化
  6.1  洪水特徵變化
    6.1.1  序列洪水水文過程變化
    6.1.2  荊江三口分流能力
    6.1.3  洪水遭遇變化
    6.1.4  湖區高洪水位特徵變化
  6.2  江湖主要控制站點特徵分析
    6.2.1  長江幹流主要站點特徵分析
    6.2.2  荊江三口
    6.2.3  湘資沅澧四水
    6.2.4  洞庭湖區
  6.3  江湖槽蓄能力
    6.3.1  荊江河段
    6.3.2  洞庭湖區
  6.4  螺山站水位流量關係
    6.4.1  三峽水庫運用前後水位流量關係變化
    6.4.2  特殊水情下螺山控制站水位流量關係變化
    6.4.3  同等來水條件下螺山站相應水位變化過程
    6.4.4  斷面沖淤分析
    6.4.5  同水位過水麵積變化
    6.4.6  水位對應泄流能力變化
  6.5  小結

第7章  洞庭湖區防洪設計水位
  7.1  城陵磯洪水組成
  7.2  設計洪水組成方案
  7.3  模型構建
    7.3.1  模型原理
    7.3.2  計算區域
    7.3.3  模型驗證
  7.4  洪水情景組合
    7.4.1  工況一——長江頻率洪水組合四水實測洪水
    7.4.2  工況二——以四水頻率洪水為主
    7.4.3  工況三——江湖匯合洪水
    7.4.4  工況四——現狀條件下江湖洪水
  7.5  設計水位確定
  7.6  2050年地形條件下洞庭湖區設計水位
    7.6.1  長江頻率洪水
    7.6.2  四水頻率洪水
    7.6.3  2050年設計水位確定
  7.7  水位驗證
    7.7.1  計算原理
    7.7.2  模型改進
    7.7.3  螺山水位流量關係計算
    7.7.4  產匯流計算
    7.7.5  參數自動優選
  7.8  洪水參數選取
  7.9  計算結果
  7.10  小結
第8章  洞庭洲區堤防設防標準昕究
  8.1  經濟社會概況
  8.2  洞庭湖戰略地位
    8.2.1  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陣地
    8.2.2  長江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態功能區
    8.2.3  長江「黃金水道」的重要通道
  8.3  洞庭湖生態經濟區
    8.3.1  發展定位
    8.3.2  發展目標
    8.3.3  城鎮發展布局
    8.3.4  城市職能定位
  8.4  洞庭湖堤防設防標準的確定
    8.4.1  國家防洪標準
    8.4.2  湖區城市防洪標準
    8.4.3  堤防防洪標準
  8.5  小結
第9章  工程體系標準抬高對長江防洪影響
  9.1  工程體系標準
    9.1.1  現狀工程體系標準
    9.1.2  設計工程體系標準
  9.2  上游梯級水庫工程涮度作用
    9.2.1  1870年洪水
    9.2.2  1954年洪水
    9.2.3  1999年放大后洪水

  9.3  邊界條件確定
    9.3.1  1954年洪水還原
    9.3.2  上游梯級水庫調度過程
  9.4  不同工程體系標準下的洪水演進概況
    9.4.1  基於三峽水庫不同調度目標的洪水演進
    9.4.2  針對蓮花塘站不同控制水位目標的調度方案
  9.5  標準抬高的工程措施
  9.6  小結
第10章  結論與建議
  10.1  結論
  10.2  建議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