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疲於做自己(抑鬱症與社會)

  • 作者:(法)阿蘭·埃倫貝格|責編:甘歡歡|譯者:王甦
  • 出版社:南京大學
  • ISBN:9787305285462
  • 出版日期:2025/0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21
人民幣:RMB 9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抑鬱症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抑鬱症在當代社會越來越成為流行病?要治愈這一精神疾患,對這兩個問題的追問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僅滿足於心理和藥物技術的純粹應用,而缺乏形而上的探索與整體思考,不去釐清深層次的概念背景與造成抑鬱症的社會原因,就不能全面地理解抑鬱症,進而了解現代性危機下的主體和我們所身處的社會。
    本書是法國知名社會學家阿蘭·埃倫貝格的一本社會學經典著作。作者完整地呈現了抑鬱症作為一個精神病學概念的流變,同時剖析了抑鬱症與社會發展的關係。他將精神病學的文化史和技術史結合起來,試圖通過對一個概念的歷史的解讀,以小見大地展現整個當代社會對人的理解和主體性本身遭遇的變遷,為我們探究與此相關的新困境提供了一個切入點。

作者介紹
(法)阿蘭·埃倫貝格|責編:甘歡歡|譯者:王甦

目錄
前言 主宰者個人/神經症的回歸
  沒有什麼被真正禁止,沒有什麼是真正可能的
  抑鬱症或曰精神空間里衝突的消退
  「匱乏」和「衝突」——一份關於抑鬱症歷史的書單
  分析方法說明
第一部分 疾病主體
  抑鬱症有著怎樣的歷史?
  第一章 精神造物的起源
    精神病是如何成為一種關乎自由的疾病的?
    憂鬱:從靈魂的偉大到無力感
    是脊髓的條件反射還是意識?
    神經衰弱症的衝擊或心靈的社會化
    雅內和弗洛伊德:缺陷還是內疚?
  第二章 電擊:技術、情緒和抑鬱
    普通醫學:想象的疾病、無力治療
    最終治愈?
    情感性疾患的主體
  第三章 無法定義的疾病的社會化過程
    無法定義
    舒緩躁狂的情緒,振作抑鬱的心情
    在人格和情緒的邊界上
    普通科醫生:診斷混亂
第二部分 神經症的黃昏
  神經性抑鬱症的危機與主體面目的改變
  第四章 心理陣線:沒有指令的內疚
    既不瘋狂也不懶惰:內心生活不是一個心理學問題
    「心理文化」——一種對抗抑鬱症的防禦機制?
    大爭論:神經症還是抑鬱症?
    強迫的人:成癮的爆發
    主宰者個人的反面對應物
  第五章 醫學前沿:處理抑鬱情緒的新方法
    給輪胎充氣,讓焦慮的人安靜下來
    何種抑鬱症對應何種抗抑鬱葯?
    分類之爭
    神經症的衰落,一種精神病學的終結?
第三部分 匱乏的個人
  病態的行動,主體形象的第二次變化
  第六章 抑鬱性宕機
    從情緒失常到行為失常
    受苦的好時代?
    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動起來:流變軌跡中的個人
  第七章 抑鬱症中不確定的主題和世紀末的個人性
    精神慢性病
    正在擴張的類別:無效的有效
    摒棄精神病學中對自然和疾病的參照點
    從精神到政治都在衰落的衝突論
結論 可能性的重量
注 釋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