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嶺南學報(復刊第22輯關鍵術語打開中國文論寶藏的鑰匙)

  • 作者:編者:蔡宗齊//周興陸|責編:常德榮|總主編:蔡宗齊
  • 出版社:上海古籍
  • ISBN:9787573214102
  • 出版日期:2024/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1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輯包含10篇中國文論相關的高水平論文。這些論文是主編蔡宗齊先生主持的「中國文論關鍵術語範疇譯介」計劃中的文章。分別對中國文論中的文道、文德、情景、意境、興趣、神韻、諷喻、虛實、義法、文氣等問題,展開既深入又生動的述論,將向來難以清晰論說的文論術語,用清通簡要、曉暢明晰的文字,梳理了其內涵演變、意義生成、範疇界定等關鍵問題。而且在講明問題的前提下,力求不作繁瑣引證,行文上對於中西方讀者頗為友好。如劉寧研究員《「文道觀」的理論內涵及其歷史演變》認為:「文道觀」關注文學的思想內涵與社會價值;先秦時期荀子提倡「宗經明道」,推重儒家經典對明道的重要意義;南朝劉勰《文心雕龍?原道》提出的「文原於道」強化了「文道觀」的本體論建構;唐宋古文家及其後繼者提倡「文以明道」,追求「文道並重」「文道合一」,在強調創作者主體自覺的基礎上,提倡「文」的明道意義;理學家提倡「文以載道」,體現出「重道輕文」的理論傾向;20世紀后,圍繞「文以載道」所展開的質疑與反思,推動了對傳統「文道觀」的抽象繼承。

作者介紹
編者:蔡宗齊//周興陸|責編:常德榮|總主編:蔡宗齊

目錄
引言
  開幕式致辭:推動中國文化進一步融入世界文明體系
本體及作家論
  「文道觀」的理論內涵及其歷史演變
  文德:中國文論尚德精神的理論基石
審美論
  古典詩學情景?的理論構成及其演化特徵
  再論意境的本質及其理論定位
  「興趣」的詩學意涵及其話語承變
  「韻」範疇的衍化脈絡與「神韻?」的近世展開
文學功能及創作論
  風自何方來?
  ——諷諭?的形成與演變
  「虛實」範疇的生成語境與應用場景
  「義法」原委考
  ——一個古文概念工具的「時間層」
  口誦心惟:「文氣」?的聲音性與文本性
《嶺南學報》徵稿?事
撰稿格式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