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SQUIRE放射診斷學(原書第7版)(精)/國際經典醫學影像學譯著

  • 作者:(美)羅伯特·A.諾維林|責編:韓放|譯者:陳正光
  •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 ISBN:9787523610930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522
人民幣:RMB 4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引進自哈佛大學出版社,自1964年初版問世以來,經過數十年的多次修訂再版,目前已更新至第7版。全新版本共20章,在傳承經典的同時更新了大量新知識,包括常規X線、CT、MRI、血管造影術和分子成像等不同影像學檢查的相關內容,對各種醫學成像技術的基本原理、正常放射解剖學,以及中樞神經系統、胸部、心臟、血管、腹部、骨骼肌肉、泌尿生殖系統放射學進行了全面介紹,還涵蓋了兒科影像學和介入放射學等方面的內容。本書經典、全面、實用且圖文並茂,書中配有大量各類疾病典型病例的高清影像圖片,有助於讀者快速學習和掌握不同成像技術的影像學診斷與檢查方法,非常適合醫學影像學、介入醫學及相關臨床專業醫生、醫學生、規培生參考閱讀。

作者介紹
(美)羅伯特·A.諾維林|責編:韓放|譯者:陳正光
    陳正光,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瑞典Karolinska醫學研究院神經放射學博士,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博士后。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放射科主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放射科領軍人才,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洛陽醫院放射科主任。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放射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市中醫管理局醫學影像質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影像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放射科醫師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放射學會頭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感染與炎症放射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北京醫師協會放射專科醫師分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放射學分會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乳腺病防治學會影像診斷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常務副主編。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科研課題15項。著有專業英文論著1部,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身份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其中SCI收載論文48篇。

目錄
第1章  基本概念
  一、放射密度是厚度的函數
  二、在厚度不變的情況下,放射密度是成分的函數
  三、X線影如何指導形態的觀察
  四、綜合觀察X線
第2章  成像技術
  一、三維角度閱讀X線片
  二、常規后前位X線片
  三、PA和AP胸部X線片比較
  四、側位胸部X線片
  五、胸部其他體位X線片
  六、從三維的角度思考
  七、冰凍屍體冠狀切片的X線片
  八、正常CT的冠狀位和矢狀位
  九、活體患者的CT圖像
  十、X線透視檢查
  十一、血管造影術
  十二、CT
  十三、冠狀面、矢狀面和其他平面的重建和三維CT
  十四、CT血管成像術
  十五、超聲
  十六、MRI
  十七、放射性同位素掃描
第3章  正常放射解剖學
第4章  如何學習胸部影像
  一、投影
  二、肩關節
  三、胸腔
  四、旋轉產生的混淆陰影
  五、曝光條件的重要性
  六、軟組織
第5章  肺
  一、正常肺
  二、肺血管的變化
  三、肺部微循環
  四、肺內播散性病變
  五、肺氣腔和肺間質疾病
  六、臨床信息的重要性
  七、肺的高解析度CT
第6章  肺實變和肺結節
  一、全肺實變
  二、單一肺葉的實變
  三、單一肺葉僅一部分實變
  四、單發和多發肺結節
第7章  橫膈、胸膜腔和肺栓塞
  一、胸腔積液
  二、氣胸
  三、肺栓塞性疾病
  四、放射性同位素灌注和通氣肺掃描
  五、肺栓塞的CT

第8章  肺過度擴張、肺萎陷和縱隔移位
  一、肺氣腫
  二、正常縱隔的位置
  三、縱隔移位
第9章  縱隔
  一、縱隔的CT斷層解剖
  二、縱隔解剖結構的組成和縱隔起源的腫瘤
  三、前縱隔腫瘤
  四、前和中縱隔腫瘤
  五、后縱隔腫瘤
第10章  心臟
  一、心臟大小的測量
  二、心臟測量的受限因素
  三、心臟大小明顯異常和測量困難的例子
  四、測量擴大的心影的解釋
  五、左心室或右心室擴大:側位X線片的幫助
  六、心力衰竭
  七、肺部血流變異
  八、心臟鈣化
  九、心臟表面的解剖
  十、心臟內部解剖
  十一、冠狀動脈造影術
  十二、心腔擴大的典型形態變化
  十三、心臟核素成像
  十四、心臟MRI
  十五、心臟CT
  十六、冠狀動脈鈣化積分
  十七、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
第11章  如何學習腹部影像學
  一、腹部X線片
  二、通過腔內鋇劑和腸管含氣識別胃腸道各部分
  三、識別作為正常標誌的切線位上的脂肪
  四、腹部各種不透光物的鑒別
  五、腹部X線的系統研究
  六、腹部CT
  七、腹部超聲
第12章  腸積氣、遊離液、遊離氣體
  一、胃擴張
  二、結腸擴張
  三、小腸擴張
  四、大腸梗阻還是小腸梗阻?機械性腸梗阻還是麻痹性腸梗阻
  五、腹腔遊離液
  六、腹腔遊離氣體
第13章  胃腸造影及CT檢查
  一、鋇劑工作原理
  二、正常變化與對比劑充盈缺損
  三、管壁僵硬
  四、胃和小腸的充盈缺損和腔內腫塊
  五、胃和十二指腸潰瘍
  六、鋇灌腸

  七、結腸內充盈缺損和腔內腫塊
  八、胃腸道CT檢查
  九、腸壁增厚的CT檢查
  十、憩室的CT檢查
  十一、闌尾炎的CT檢查
  十二、腸梗阻的CT檢查
  十三、腸缺血的CT檢查
第14章  腹部器官
  一、肝臟
  二、肝轉移瘤
  三、肝臟原發腫瘤
  四、肝囊腫和膿腫
  五、肝臟外傷
  六、肝硬化、脾腫大和腹水
  七、脾損傷
  八、膽結石和膽囊炎
  九、膽道梗阻
  十、胰腺
  十一、胰腺腫瘤
  十二、胰腺炎和胰腺膿腫
  十三、胰腺外傷
  十四、泌尿系統
  十五、梗阻性泌尿系疾病
  十六、腎臟囊性疾病
  十七、尿路感染
  十八、腎臟腫瘤
  十九、靜脈對比劑
  二十、腎創傷
  二十一、膀胱
  二十二、腎上腺
第15章  肌肉骨骼系統
  一、如何學習骨骼X線
  二、骨骼X線要求
  三、骨折
  四、骨折的臨床表現
  五、脫位和半脫位
  六、骨髓炎
  七、關節炎
  八、骨壞死
  九、系統性疾病的骨改變
  十、脊柱骨質疏鬆
  十一、脊柱骨折
  十二、脊柱骨髓炎
  十三、骨轉移瘤
  十四、原發骨腫瘤
  十五、肌肉骨骼MRI
第16章  男性、女性和兒科
  一、女性影像學
  二、男性影像學
  三、兒科影像學

第17章  血管系統
  一、常規動脈成像
  二、數字減影血管成像
  三、靜脈造影
  四、超聲和彩色多普勒超聲
  五、MR血管成像
  六、CT血管成像
  七、動脈解剖
  八、主動脈瘤
  九、主動脈夾層
  十、主動脈外傷
  十一、動脈粥樣硬化性動脈閉塞性疾病
  十二、腎血管性高血壓
  十三、靜脈解剖
  十四、上腔靜脈阻塞
  十五、下腔靜脈異常
  十六、下肢深靜脈血栓
第18章  中樞神經系統
  一、成像技術
  二、正常大腦CT解剖
  三、正常腦實質MRI解剖
  四、CT和MRI比較
  五、腦積水、腦萎縮、顱內出血
  六、正常腦動脈成像
  七、頭部外傷
  八、腦血管疾病和腦卒中
  九、腦腫瘤
  十、腦血管瘤和動靜脈畸形
  十一、面部
  十二、腰痛和腰椎間盤綜合征
  十三、脊髓腫瘤
  十四、功能神經成像
第19章  介入放射學
  一、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
  二、經導管栓塞術
  三、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血管造影診斷與控制
  四、下腔靜脈濾器
  五、影像引導靜脈通路
  六、經皮肺穿刺活檢
  七、經皮腹部穿刺活檢
  八、經皮膿腫引流
  九、經皮胃造瘺術和經皮胃空腸造瘺術
  十、影像引導消融
  十一、經皮膽囊切開術
  十二、尿路梗阻的影像學管理
  十三、子宮肌瘤栓塞術
  十四、神經介入
  十五、椎體成形術
第20章  診斷影像新進展
  一、CT結腸成像和支氣管成像

  二、雙能量/雙源CT、CT碘灌注成像
  三、三維超聲
  四、PET-CT和PET-MRI融合影像
  五、功能MRI
  六、彌散張量成像
  七、分子影像
附錄  未知解答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