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關係視角的社會工作本土實踐與理論建構

  • 作者:楊超|責編:唐偉
  • 出版社:武漢大學
  • ISBN:9787307242111
  • 出版日期:2023/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19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針對我國社會工作實踐性理論供給不足的核心問題,從三個方面努力進行推進理論的建構。第一,開展了質性研究,從關係角度總結了社會工作本土實踐經驗,為社會工作關係理論的建構奠定了實踐基礎。第二,梳理了社會學和社會工作的關係理論脈絡,強調二者的整合,為社會工作關係理論建構奠定了理論基礎。第三,從哲學基礎、概念框架、干預框架方面構建了一個較為系統的社會工作關係視角理論。本書以「關係主義」一以貫之,研究了關係主義與中國本土語境的契合性;從關係主義出發提出了「人即關係性存在」「人具有關係理性"和關係的圓運動的假設,進而從縱向和橫向角度構建了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分析框架,加入關係的文化維度,並連貫性地進入干預框架,從而形成了一個系統的社會工作關係視角理論。

作者介紹
楊超|責編:唐偉
    楊超,博士,臨沂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臨沂大學沂蒙學者特聘教授,中級社會工作師,沂蒙和諧使者,臨沂市社科新秀,入選山東省委宣傳部「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山東省青創引育團隊負責人。研究以社會工作與社會治理、老年社會學見長。在《中國社會工作研究》《學海》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青年基金項目、山東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山東省本科教學改革重點研究項目、山東省法學會課題等。曾獲得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山東省法學優秀成果獎等。

目錄
上編  問題提出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關係與社會工作本土實踐
      二、社會工作理論供給不足
      三、社會工作的專業化
      四、社會工作的本土化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意義
      一、研究問題
      二、研究意義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一、質性研究方法
      二、研究場景與對象
      三、具體研究方法
中編  關係視角的社會工作本土實踐
  第二章  社會工作的專業環境:支持性關係建構
    第一節  弱勢的社會工作
      一、人才難留
      二、資源不足
      三、行政化的進退
      四、制度網路未成
    第二節  政府的培育與限度
      一、政府的培育
      二、政治的限度
      三、法定渠道
      四、各取所需
      五、爭取支持
      六、「中間人」
    第三節  高校的「引領」
      一、「關係熟」的專家
      二、「挖來」的優秀志願者
    第四節  社區的「圈子」
      一、「會診」
      二、「經營」
    第五節  工作氛圍
      一、關係意識與能力
      二、自己的價值
      三、領導的重視與輕視
      四、同工的互援
  第三章  社會工作專業關係:人情與規則的權宜
    第一節  「尋找」服務對象
      一、從找案到接案
      二、嵌入中的策略
    第二節  專業關係的兩難
      一、稱呼的困擾
      二、人情的煩惱
      三、關係的拿捏
    第三節  建立專業信任
      一、化解問題
      二、人文關懷

      三、法律底線
  第四章  社會工作的專業干預:聚焦關係的實踐
    第一節  服務對象的問題
      一、「心結」
      二、「搞不好」的關係
      三、「瘀堵」的關係網
      四、「過往」與「世界」
    第二節  對問題的評估
      一、「算盤」
      二、「假信息」
      三、「望聞問切」
    第三節  干預的策略
      一、提升關係能力
      二、促進人際溝通
      三、動員社會支持
      四、影響社會政策
    第四節  干預的效應
      一、專業空間建構
      二、服務群體增能
      三、社會力量增強
下編  關係視角的社會工作理論建構
  第五章  邁向本土實踐上的社會工作關係視角理論
    第一節  社會工作理論的建構路徑
      一、社會工作理論建構的邏輯
      二、從實踐到理論的探索路徑
    第二節  社會工作關係視角理論的內涵
      一、何謂社會工作關係視角理論
      二、社會工作關係視角理論的特質
      三、社會工作關係視角理論的基本構成
  第六章  建構社會工作關係視角理論的理論資源
    第一節  社會工作的關係研究脈絡
      一、西方社會工作理論傳統的關係維度
      二、當代西方社會工作理論的關係轉向
      三、中國社會工作的關係研究
    第二節  社會學理論中的關係理論資源
      一、西方社會學理論中的關係理論資源
      二、中國社會學理論中的關係理論資源
    第三節  研究趨勢
      一、關係研究成果的整合:社會學與社會工作
      二、從整合到社會工作的關係視角理論建構
  第七章  社會工作關係視角理論哲學基礎:關係主義
    第一節  關係主義與本土的契合性
      一、關係主義與社會工作本土實踐契合
      二、關係主義與中華文化的契合
    第二節  關係主義本體論、認識論與方法論
      一、關係主義本體論
      二、關係主義認識論
      三、關係主義方法論
    第三節  關係主義下社會工作的理論假設
      一、人即關係性存在

      二、人具有關係理性
      三、關係的圓運動
  第八章  社會工作關係視角理論的概念框架探索
    第一節  社會工作的對象:關係
      一、社會工作對象的百年迷失
      二、社會工作對象:從人到關係
      三、何謂關係
    第二節  關係的維度及其概念群
      一、社會工作關係的三維空間建構
      二、關係維度概念群的意義
    第三節  關係的層次及其概念群
      一、社會工作關係的「點線面體」建構
      二、關係層次概念群的意義
    第四節  關係的倫理及其概念群
      一、社會工作關係的倫理概念群
      二、關係倫理概念群的意義
  第九章  社會工作關係視角理論的干預框架探索
    第一節  界定和評估服務對象問題
      一、服務對象問題的產生
      二、服務對象問題評估的框架
    第二節  建構專業關係和支持性關係
      一、「中庸理性」與專業關係建構
      二、支持性關係建構
    第三節  實施整合性的社會工作干預
      一、整合性干預方法
      二、干預技術的整合
    第四節  社會工作干預的案例分析
      一、關係主體的干預案例
      二、關係鏈的干預案例
      三、關係網路的干預案例
      四、關係世界的干預案例
  第十章  研究結論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第二節  理論對話與討論
      一、社會工作的實體主義與關係主義紛爭
      二、與社會工作本土化理論建構的對話
      三、與社會工作傳統關係觀點的對話
      四、本土社會工作的過渡性與社會工作關係視角理論建構
      五、社會工作的關係性實踐過程
      六、社會工作關係視角實踐與情、理、法
      七、關係視角實踐與科學知識和實踐智慧
      八、社會工作關係視角實踐中的隱憂
    第三節  研究貢獻
    第四節  實踐啟示
    第五節  研究局限與未來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附錄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