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高壩樞紐集運魚系統設計與實踐/過魚設施叢書

  • 作者:翁永紅//王翔//顧功開//唐錫良|責編:閆陶|總主編:常劍波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803597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5
人民幣:RMB 1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高壩樞紐一般建設在高山峽谷地區,河道狹窄,水流湍急,兩岸邊坡陡峭,過魚設施的設計、建設難度大,高壩過魚成為亟待攻克的技術難題。本書以我國第四大水電站——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為例,介紹典型高壩集運魚系統的設計過程。內容包括烏東德水電站及金沙江下游河段的魚類資源狀況、魚類生態習性及河流生境特徵,在此基礎上對工程過魚目標進行了研究:通過對壩下流場、壩下魚類分佈的調查研究及與其他工程的類比,對烏東德壩下魚類分佈及上溯路徑進行分析;通過對國內外集運魚系統案例的分析調研,結合烏東德水電站工程特性,對不同集運魚系統方案開展技術經濟比選,並對推薦方案開展設計,同時提出集運魚系統的運行管理及監測方案。
    本書可供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施工和運行從業人員,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科研院所專業研究人員參考。

作者介紹
翁永紅//王翔//顧功開//唐錫良|責編:閆陶|總主編:常劍波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引言
  1.2  流域概況
    1.2.1  金沙江流域概況
    1.2.2  梯級開髮狀況
  1.3  工程區自然環境
    1.3.1  氣象
    1.3.2  水文
    1.3.3  地形地貌
    1.3.4  地質
  1.4  工程概況
    1.4.1  地理位置
    1.4.2  任務與規模
    1.4.3  樞紐布置
    1.4.4  工程運行方式
  1.5  本書的主要內容
    1.5.1  研究重點
    1.5.2  技術路線
第2章  魚類資源、生態習性、生境研究及過魚目標分析
  2.1  引言
  2.2  魚類資源
    2.2.1  魚類區系組成
    2.2.2  魚類種類分佈
    2.2.3  魚類資源量
    2.2.4  魚類生態習性
  2.3  魚類生境特徵及變化趨勢
    2.3.1  基礎生境
    2.3.2  魚類重要生境
  2.4  資源演變趨勢分析
    2.4.1  魚類生境適宜度變化
    2.4.2  魚類資源演變趨勢
  2.5  過魚目標複核
    2.5.1  過魚目的
    2.5.2  過魚種類
    2.5.3  過魚季節
第3章  壩下魚類時空分佈及洄遊路線
  3.1  引言
  3.2  壩下流場及水力學研究
    3.2.1  研究方法
    3.2.2  研究結果
    3.2.3  研究結論
  3.3  壩下魚類分佈調查
    3.3.1  調查方法
    3.3.2  調查結果
    3.3.3  調查結論
  3.4  其他工程類比
    3.4.1  類比原則
    3.4.2  壩下探測結果
    3.4.3  實際運行情況
    3.4.4  類比結論

  3.5  壩下魚類分佈及上溯路徑預測
    3.5.1  河流中魚類分佈規律
    3.5.2  魚類的洄遊路線選擇規律
    3.5.3  壩下魚類分佈分析
    3.5.4  魚類上溯路線分析
第4章  集運魚系統案例調研分析
  4.1  引言
  4.2  國內案例調研
    4.2.1  彭水水電站集運魚系統
    4.2.2  沖乎爾水電站集運魚系統
    4.2.3  馬馬崖一級水電站集運魚系統
    4.2.4  龍開口水電站集運魚系統
  4.3  國外案例調研
    4.3.1  蘇聯科切托夫斯基集運魚船
    4.3.2  美國下貝克壩集運魚系統
    4.3.3  美國明托集魚系統
    4.3.4  美國泥山壩集魚系統
    4.3.5  美國福斯特壩集運魚系統
    4.3.6  美國上貝克壩浮表面收集器
  4.4  案例分析
    4.4.1  集運魚系統分類
    4.4.2  經驗總結
    4.4.3  影響集魚效果的主要因素
    4.4.4  可行的改進方向
第5章  烏東德水電站集運魚系統方案比選
  5.1  引言
  5.2  設計條件
    5.2.1  設計水位
    5.2.2  交通條件
  5.3  集運魚系統比選方案
    5.3.1  移動式方案1:集魚平台方案
    5.3.2  移動式方案2:集魚船方案
    5.3.3  固定式方案1:下游河道集魚站
    5.3.4  固定式方案2:尾水集魚設施
  5.4  技術經濟綜合比選
    5.4.1  綜合比選體系
    5.4.2  指標分析
    5.4.3  比選結果
  5.5  整體實施計劃
第6章  集運魚系統設計
  6.1  引言
  6.2  系統組成及功能
  6.3  整體布置
    6.3.1  集魚系統布置
    6.3.2  分揀裝載站布置
    6.3.3  過壩線路
    6.3.4  碼頭布置
    6.3.5  放流線路
  6.4  集魚系統設計
    6.4.1  右岸集魚站

    6.4.2  尾水集魚箱
  6.5  提升裝載系統設計
    6.5.1  提升設施
    6.5.2  裝載設施
  6.6  運輸過壩系統設計
    6.6.1  專用運魚車
    6.6.2  運魚箱
  6.7  碼頭轉運系統設計
    6.7.1  轉運碼頭布置
    6.7.2  裝卸設施及工藝
  6.8  運輸放流系統設計
    6.8.1  運魚放流船
    6.8.2  放流地點
    6.8.3  放流工藝
  6.9  監控監測系統設計
    6.9.1  監測站
    6.9.2  監控系統
    6.9.3  運輸定位跟蹤系統
第7章  運行管理及監測方案
  7.1  引言
  7.2  機構設置
  7.3  運行方案
    7.3.1  運行時段
    7.3.2  試運行
    7.3.3  正式運行
  7.4  過魚流程
    7.4.1  誘魚
    7.4.2  集魚
    7.4.3  提升
    7.4.4  分揀
    7.4.5  裝載
    7.4.6  運輸過壩
    7.4.7  碼頭轉運
    7.4.8  運輸放流
  7.5  管理維護
  7.6  適應性管理
  7.7  試驗方案
    7.7.1  試驗目的
    7.7.2  試驗內容
    7.7.3  技術路線
    7.7.4  現場試驗方案
  7.8  效果監測
    7.8.1  監測目的
    7.8.2  監測內容
    7.8.3  監測方案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