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花朝月夕(一個中國工人作家的文學編年史)

  • 作者:陳富強|責編:徐曙蕾
  • 出版社:文匯
  • ISBN:9787549643240
  • 出版日期:2024/08/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74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花朝月夕:一個中國工人作家的文學編年史》是一本長篇紀實散文。全書根據編年的體裁分為四部,第一部「一九八四」主要從作者入職,創辦文學刊物「初陽」為主線,講述了作者早期的文學寫作,以及與文學寫作相關的故事。第二部「一九九九」,從作者的職業生涯發生變化為主線,講述作者眼中的文學世界,以及通過一系列文學人物和事件的書寫,體現作者的文學觀。第三部「二零零四」,從作者創辦浙江電力作協和會刊《東海岸》,以及他遊走在文學這個廣闊天地里的所思所想。第四部「二零二二」是部分主流媒體對作者的專訪。作品具有較強的紀實性,可以從作品中看出一個中國工人作家對生活對中國能源電力工業的觀察書寫與熱愛,既有一定的史料價值,也有較強的可讀性,向讀者傳遞了積極陽光的生活與寫作態度,能引起中國工人這個創作群體的共鳴,有一定的市場銷售預期。

作者介紹
陳富強|責編:徐曙蕾
    陳富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浙江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大運河文化論壇副主席,中國電力作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電力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脊樑》編委,《東海岸》主編。主要作品有長篇報告文學「中國電力三部曲」《中國亮了》《鐵塔簡史》《和太陽一起奔跑》,中篇小說集《未庄的一九三四年》等多種;參與全國百名著名作家《中國治水史詩》創作。散文《宋朝的雨》等多部作品收錄全國多種重要選本,併入選多省市中學語文輔助教材與初、高中語文試卷和高考模擬試卷。獲第四屆特區文學(中篇小說)獎,全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金獎,三次獲浙江省優秀文學作品獎。

目錄
第一部  一九八四
  坐夜航船去紹興城
  我之所以留下,是因為我別無選擇
  終於跨過錢塘江
  師傅說。他們是不是搞錯了?
  餐廳幾乎成為我一個人的書房
  玫瑰花地
  「手抄本」是一代青年的集體文學記憶
  在「十八間」寫下處女作
  路再難行,也要回家
  他在細雨中的這一眼
  職業生涯的轉折點
  優秀的「五八師傅」
  為「電二代」一辯
  「初陽」文學社
  人的生命就像一根橡皮筋
  《浙江火電報》創刊
  和太陽一起奔跑
  德令哈、花兒會與「格薩爾王」,以及昆崙山
  在班竹村,我曾為李白停留
  鼓浪嶼尋舒婷不遇
  報刊編輯們
  我推薦《中國列電》參評圖書獎
  中國水電文化的火種
  水面下曾有綿延千年的人文繁華
  參與《中國治水史詩》寫作始末
  那些電力工業黃埔
  她就像一條孤獨的魚,從中國游到了歐洲
  我的文學啟蒙者
  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流年似水,再也回不到從前
第二部  一九九九
  我的秘書生涯
  什麼時候開始寫作,是一門學問
  入職浙江電力報社
  參與《浙江電業》雜誌創刊
  「時間流不走的經典」
  從「橄欖樹」到「榕樹下」
  《未庄的一九三四年》與「一本書主義」
  去深圳領獎
  不可忘記的老師們
  詩人首長,以及無盡的動力
  昆明先生坡
  沖繩的嘉手納和半島的三八線
  螞蟻島上的「司令員」
  我在的,在所有人的對面
  電力作協的夥伴們
  參與籌建浙江電力文化館
  後來也慢慢習慣了,覺得《脊樑》也不錯
  我沒有猶豫,我放棄

  她曾經那麼熱情地謳歌春天
  文學史里的巴黎、威尼斯和伊斯坦布爾
  葛嶺路13號
  懷念一個文學老人
  寫作可以借鑒一些水墨畫的元素
  楊柳岸,曉風殘月
  一座老飯店,半部民國史
  孩兒巷98號,深巷明朝賣杏花
  趵突泉邊捲簾人
  從《牡丹亭》說起
  「南緣北夢」說端生
  虎跑敬弘一法師
  在魯迅面前,我就是一粒塵埃
  茅盾的文字,就是烏鎮的日月
  木心的影子
  夏衍,以筆為桿的錢塘之子
  一個士兵要不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
  在大塔兒巷,尋訪「雨巷」
  一身詩意干尋瀑
  泰戈爾給他起了個印度名字
  「左岸」成為一筆文化遺產
第三部  二??四
  創辦《東海岸》
  莫干山居圖
  《中國亮了》創作緣起
  相信你們要寫的這部作品,會是一部中國工業史詩
  採訪柴松岳省長
  這是一部關於電的「史記」
  「中國電力三部曲」出版
  對我寫作幫助最大的人
  風自東海來,六十回綠遍江南岸
  黃河水之天上來,最後的輓詞
  北戴河遇王蒙,和航鷹聊了兩個小時
  我有一個建議,創辦中國電力博物館
  參與《中國工業史·電力工業卷》的編纂
  創作出版的能源電力題材長篇報告文學
  因寫作一本書結緣
  所謂鎮館之寶,無非就是一套《四庫全書》
  尋找小八干卷樓
  他們都是內心發光的人
  巴金和老朱,都是有趣的人
  在艾青故里,我看到了煤
  老舍的濟南光陰和北京城內的一個大水塘
  薛老師說,我要在研討會上發言
  天堂也會有詩歌
  他把自己送進了重症監護室
  莫言說,望湖問子潮
  《文化交流》上的文學「絕響」
  在西南聯大,我看到了汪曾祺的名字
  無邊的夜色,頓時撒滿了電力的火花

  徒步去翁家山
  場官弄63號。風雨茅廬的前世今生
  作家總是不自覺地將個人經歷映射到作品里
  我曾有意編寫一部《故鄉傳》
  一個我特別尊敬的人
  把杭州這杯茶,端給世界
  我似乎隱隱看見少年達照,站在斷垣殘壁間
  執行主編《安昌的故事》
  我的中學母校,1956年的光芒
  在山好水好的江南,怎能沒有《江南》
  簡說《能源工業革命》和《點燈人》
  撰寫序和跋,是一個美好的過程
  「教授級」算不算教授?
  總有一些遺憾留人間
  用最簡約的文字敘述終極歸宿
第四部  二?二二
  寫作的意義——專訪中國電力作家協會副主席陳富強
  文學與電,在他筆下擦出「火花」
  陳富強:用作品記錄「中國亮了」
  史料中透出詩情畫意——談《中國電力工業簡史》的文學色彩
尾聲
  世界沒有盡頭,寫作永無止境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