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周敦頤理學思想與文獻研究/周敦頤理學研究叢書

  • 作者:周欣|責編:張靜喬
  • 出版社:上海三聯
  • ISBN:9787542686909
  • 出版日期:2024/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4
人民幣:RMB 8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周敦頤(1017—1073)是宋代儒學的開山鼻祖,對宋明理學的發生和發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影響近世思想文化千余年。一方面,《太極圖說》開創儒學的新形態,直接影響到濂洛關閩四大脈系,構成了兩宋思想發展的主線。另一方面,理學思想發展的多元性影響了文本的多樣性,形成了「惟周子之書最多」的情況。全書在體例上融合眾長,在文獻上廣征博引,充分利用歷史文獻、史志文本,考證所涉及的歷史文化背景,充分呈現濂溪理學的影響。

作者介紹
周欣|責編:張靜喬
    周欣,湘南學院副教授,湖南省濂溪學研究會副會長。在《學海》湖南大學學報》《朱子學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等省部級項目9項,多次獲得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目錄
第一編 濂溪思想本位
  周敦頤思想學說的旨趣
  一、《太極圖說》的形上哲學
  二、《通書》的儒學思想體系
  三、詩文書信中的廉潔視角
  《愛蓮說》的文人視野與典範生成
  一、關於《愛蓮說》的幾種不同記述
  二、歷代文人學者對《愛蓮說》的闡揚
  三、《愛蓮說》思想文化的價值建構
第二編 理學道統架構
  蒲宗孟《墓碣銘》及其與周敦頤交游考釋
  一、蒲宗孟與周敦頤《墓碣銘》
  二、《寄茂叔虞曹十詩》詩文舉隅
  三、周敦頤與蒲宗孟九龍岩題刻
  湖湘學派對周敦頤的推尊考論
  一、胡安國春陵尋訪濂溪遺事
  二、胡宏對周敦頤學術思想的評價
  三、張栻建構「湖湘學統」與周敦頤的學術地位
  四、對周敦頤學術地位的質疑
  周敦頤道學宗主地位的確立
  一、周敦頤最初受到關注
  二、朱熹道統說與周敦頤地位的提升
  三、林栗等對周敦頤《太極圖說》的質疑
  四、周敦頤道學宗主的最終釐定
  朱熹《太極圖說解》的理學思想述略
  一、宗奉二程:「動靜無端,陰陽無始」
  二、排道歸儒:「以有無為一」
  三、融匯性理:「本然之妙」與「所乘之機」
  王夫之《思問錄》對《太極圖說》思想的建構
  一、「太極雖虛而理氣充凝」:氣本論的形而上追問
  二、「廢然之靜,則是息矣」:陰陽動靜的價值旨趣
  三、「人道則為人之獨」:人道本體的倫理關懷
第三編 濂溪書院考證
  道州濂溪書院歷史顯隱的內在邏輯
  一、從思想政治視角考量濂溪祠與書院新建的因緣
  二、濂溪書院傳統與蒙元儒學政治
  三、政治立場與學術博弈:地域關照中的多元進路
  四、「學達性天」影響下道州濂溪書院的象徵意義
  掌御書臣李挺祖刻「道州濂溪書院」
  一、「道州濂溪書院」的書刻淵源
  二、李挺祖與月岩紀詠
  三、迴向堯舜:南宋文人的書刻雅趣
  永州濂溪書院的湖湘淵源與理學經世
  一、周敦頤《拙賦》與永州拙堂的歷史印跡
  二、講學明道:明清濂溪書院興學的區域觀念
  三、理學經世:宗績辰《濂溪書院講規》的擔當
  道德與文章:濂溪書院建山谷祠的文化意義
  一、「光風霽月」:從黃庭堅對周敦頤的崇仰說起
  二、分寧濂溪書院立「山谷祠」的影響
  三、道德文章合一:濂溪書院的時代學術風氣

  五經博士周嘉耀《重修記》碑考證
  一、五經博士周嘉耀對濂溪理學的推動
  二、周嘉耀《重修記》碑文釋文校理
  三、周嘉耀《重修記》文獻價值》:「愛國
第四編 濂溪文獻溯源
  《近思錄》對周敦頤思想價值的建構
  一、《近思錄》「道體」的兩種不同記述
  二、南宋「道體」思想的遞相闡釋
  三、「道體」在明清傳播中的多重轉譯
  《濂洛風雅》的文體建構與思想表達
  一、「風雅之遺」:《濂洛風雅》的文體選擇
  二、「文所以載道」:《濂洛風雅》思想表達的特色
  三、「羽翼聖經」:朴世采《增刪濂洛風雅》的加工
  四、詩學傳承脈絡中看《濂洛風雅》的意義
  周冕《濂溪遺芳集》對濂溪學發展的影響
  一、從明代濂溪學的發展看「五經博士」
  二、周冕月岩刻石與《濂溪遺芳集》
  三、《濂溪遺芳集》與濂溪故里的學術傳承
  韓國奎章閣皮藏魯承恩《濂溪志》的文本隱微
  一、「帝室圖書」:最早濂溪「志」書文集的度藏考索
  二、從「集」到「志」:《濂溪志》的縱橫展開
  三、心學離合:《濂溪志》中的文本焦慮
  四、「黃魯直謹記」的疑惑:《元公家本行實》是否為黃庭堅所撰?
  五、「推而極于天下」:《濂溪志》環繞交錯的影響
  中國台灣地區「國家圖書館」藏王會《濂溪集》的成書與傳播
  一、從道州到中國台灣地區「國家圖書館」:王會《濂溪集》版本的流散
  二、「首之圖像」:《濂溪集》文本的內在價值
  三、源流傳衍:「台北故宮博物院」本《濂溪集》的補輯
  四、「溯是而求」:《濂溪集》刊刻傳播的價值影響
第五編 時代價值轉換
  永州濂溪思想文化的開發與構建
  一、濂溪故里與月岩
  二、永州濂溪文化遺跡
  三、濂溪文化產業旅遊發掘與開發
  郴州濂溪思想文化的開發與構建
  一、從周敦頤「三仕郴陽」說起
  二、濂溪祠與書院:郴州文人對周敦頤的價值詮釋
  三、「大儒過化之區」:郴州濂溪思想文化建構的主題元素
  四、傳統到現代:濂溪思想文化資源的新建構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