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參與電影(數字經驗新媒介美學與電子觀眾)

  • 作者:趙立諾|責編:筴學婧
  •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
  • ISBN:9787507853551
  • 出版日期:2024/06/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99
人民幣:RMB 6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為什麼今天的電影比古典好萊塢難懂得多,但今天的觀眾卻更熱衷?為什麼電影的美學形式頻繁的出現在遊戲、VR和新媒體藝術里?為什麼當代電影越來越像是一種融合媒介的藝術形式,而不再回到它本身?
    本書從物質性的角度,通過對21世紀和20世紀的電影媒介理論的比較研究,對電影媒介史的重新追溯,將遊戲、VR、NFT等新型運動影像形式與早期電影放映活動納入電影的「參與性理論」,試圖回答上述問題。
    因此,本書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參與性」的美學傳統、「參與性」觀眾的起源、電影院與「參與性」之間的分裂與融合、及電影經驗的轉化性等問題,以史學視野建立理論基礎。第二部分展開討論「參與性」作為一種當代流行的電影美學類型、一種電影評論方式、一種在遊戲、VR、NFT等新媒介運動影像中作為基本語言的存在形式、特點以及發展趨勢。由此電影本體論似乎也具有了新的解釋的可能。
    儘管這本書仍有諸多不足,但仍然是一種關於電影本體論與發展性研究的有益的嘗試。

作者介紹
趙立諾|責編:筴學婧
    趙立諾,現就職于北京外國語大學,任藝術研究院講師。北京大學藝術學理論博士,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博士后,紐約城市大學聯合培養博士,並於哥倫比 亞大學訪問研學。現主要研究方向為技術哲學、電影媒介美學、新媒體藝術等。

目錄
電影的藝術特性
緒論  我們何以「參與」電影
  第一節  參與式文化
  第二節  參與性與新媒介:全球性電影潮流的興起
  第三節  我們何以「參與」電影
第一章  參與性:電影的美學基因
  第一節  作為美學傳統的參與性
  第二節  與當代藝術一起發明的電影
  第三節  參與性電影理論的史學蹤跡
第二章  「參與」的人:讀者、觀眾與玩家
  第一節  觀眾考古學
  第二節  前現代觀眾:看、遊戲與參與
  第三節  「電」介入身體:重塑知覺
  第四節  印刷讀者、電影觀眾、遊戲玩家
第三章  電影院:「參與」電影的最初場域
  第一節  電影院:現代性發明
  第二節  改變電影院:讓觀眾「決定」
  第三節  銀幕:參與電影的物質載體
第四章  電影之變:「參與」經驗的相互轉化
  第一節  電影經驗的電腦化
  第二節  數字經驗的電影化
  第三節  資料庫電影:一種類型
第五章  當代「參與性」:電影的新媒介美學
  第一節  不可靠敘事與碎片化
  第二節  多模態視覺
  第三節  「新媒介」作為核心議題
第六章  「參與」評論:網路社區中的電影狂歡
  第一節  網路影評與活躍的觀眾
  第二節  寓言電影:無法自證的參與式狂歡
  第三節  「熱點」電影:作為網路認同性詞條
  第四節  「參與」明星:數字化的明星制
第七章  參與「非」電影:虛擬現實的參與性
  第一節  虛擬現實運動影像:參與性作為本質
  第二節  虛擬現實的參與性詩學
  第四節  虛擬現實新語言:影像、電腦圖像與遠程訊號
結論  電影的參與性本質
  第一節  電影是什麼?本真性與參與性的辯證
  第二節  「柏拉圖洞穴」中的參與性
  第三節  我們為何參與電影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