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生活實踐與承諾第3版)

  • 作者:(美)艾倫·G.約翰遜|責編:夏應鵬|譯者:左安浦
  • 出版社:北京聯合
  • ISBN:9787559677280
  • 出版日期:2024/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38
人民幣:RMB 6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作為作者的代表作,為每一個想要從社會學的視角反思生活的普通人而寫的。在本書中,作者以清晰明快的語言與緊貼日常生活場景的例子,從結構、文化、生態三個維度剖析社會生活的基本運作方式,即社會系統與個人之間的互動。本書的意義在於賦予我們這種在比個人更大的系統層面上看到問題的社會學思維,如此我們才有可能通過自身的社會實踐創造更好的生活。

作者介紹
(美)艾倫·G.約翰遜|責編:夏應鵬|譯者:左安浦

目錄
引言  生活、實踐與承諾
  實踐什麼?
第一章  森林、樹木和一件事
  一件事
  個人主義模型失效了
  與我們有關,也與我們無關
  個人解決方案不能解決社會問題
  更複雜,也更有趣
  進入實踐
第二章  文化:符號、觀念和生活的材料
  建構現實
  信念:「一旦相信,就會看見」
  價值觀、選擇和衝突
  規範、道德和越軌
  態度:文化即感覺
  物質文化與生活的材料
  我們的盒子,最好的盒子,唯一的盒子
第三章  社會生活的結構
  我們和它:身份和角色
  個人的和結構的
  結構即關係
  結構即分配:誰獲得什麼
  系統和系統:家庭和經濟
  結構—文化聯繫
  系統之內的系統
第四章  人口和人類生態學:人、空間和場所
  人類生態學
  生計模式
  出生、死亡、遷移:人口與社會生活
  人口與大局
第五章  我們、它和社會互動
  自我:參與的我
  系統中的自我
  讓系統得以發生
  日常生活中的大結構
第六章  事情不是你所見
  「我愛你」
  人們為什麼不投票?
  貧困為什麼會存在?把「社會」放回社會問題中
  使男性暴力隱形
第七章  作為世界觀的社會學:白人特權從哪裡來
  白人特權從哪裡來
  世界觀很難改變
結語  我們到底是誰?
術語表
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