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科學技術史與科學技術傳播/清華STS文叢

  • 作者:編者:劉兵//鮑鷗|責編:鄒聰//劉琦//劉巧巧|總主編:楊艦//吳彤//劉兵//李正風
  • 出版社:科學
  • ISBN:9787030789785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64
人民幣:RMB 22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基於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的師生們在科學技術史和科學技術傳播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內容包括科學編史學、科學史與科學方法,中國近現代科技史研究,中外交流科技史研究,科學技術傳播理論研究和科學技術傳播案例研究等。
    本書可供相關研究領域的教師和學者,以及對科學技術與社會、科學技術史和科學技術傳播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參考。

作者介紹
編者:劉兵//鮑鷗|責編:鄒聰//劉琦//劉巧巧|總主編:楊艦//吳彤//劉兵//李正風

目錄
總序
前言
科學編史學、科學史與科學方法
  「李約瑟問題」與中國科技史
  科學史中「內史」與「外史」劃分的消解——從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立場看
  科學史研究中的地方性知識與文化相對主義
  布魯諾再認識——耶茲的有關研究及其啟示
  照相石印技術與連環圖畫的興起
  科學研究中的創造性思維與方法——以袁隆平「三系法」雜交水稻為例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熱點及其演化——基於文獻計量學方法的量化分析
  中國科學家學術思想的傳承與創新:概念、特徵與方法
中國近現代科技史研究
  丁燮林關於「新擺」和「重力秤」的研究——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早期研究工作的個案分析
  民國初期科學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體制化開端——北京大學理科研究所的創建
  北京大學早期的物理教授張大椿
  現代建築聲學在中國的奠基——以清華大禮堂聽音問題校正為中心的考察
  國立清華大學工學院的創建
  沈同在抗日戰爭時期的營養學研究
中外交流科技史研究
  蘇聯對「切爾諾貝利事故」應急處理的啟示
  When Overseas Education Meets a Changing Local Context: The Role of Tokyo Higher Technical School in the Industrial Modernisation of China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ompatible Humanists: Yuen Ren Chao Meets George Sarton
  Process and Impact of Niels Bohr』s Visit to Japan and China in 1937: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科學技術傳播理論研究
  國家創新系統視野中的科學傳播與普及
  公民科學素質的本土化探索
  生活科學與公民科學素質建設
  關於提高我國全民科學素質的戰略思考
  關於科普文化產業幾個問題的思考
  科學素質與經濟增長關係評述
  科學體制化的文化訴求與文化衝突——論科學的功利性與自主性
科學技術傳播案例研究
  日本的PUS及其相關概念研究
  關於文化產業成為主導產業的投入產出分析
  生物技術與公眾理解科學——以英國為例的分析
  蒙古族公眾理解中的「赫依」——一項有關蒙醫的公眾理解科學定性研究
  科學傳播應用者的局限性及內省性——對內蒙古某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的案例研究
  關於中藥「毒」性爭論的科學傳播及其問題
  中美科幻電影數量比較及對我國科幻電影發展的幾點思考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