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先秦樂教(從德性生命到理想社會)(精)

  • 作者:王順然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243162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337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樂教」是傳統禮樂文化的重要支柱,卻在春秋以降的禮樂崩壞中失傳。近人不知「樂教」之義,首因其基本概念的模糊。「聲」「音」「樂」三者,不能混為一談。尤其是具備戲劇形式的「樂」,本身包含著詩辭、樂曲和舞蹈等藝術形式。討論「樂教」,應該照顧到「樂」既有「聲」「音」「樂」的差異,也有「詩」「樂」「舞」的區別。本書在明確「樂」之具體意義的基礎上,全面展示「樂以成教」的內容,發掘先秦樂教思想傳統和精神內核,以資儒學的當代闡釋和教育的時代反思。

作者介紹
王順然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聲」「音」與「樂」:先秦樂教的基本概念
  一、從物之理看「聲」「音」概念
  二、從心性論看「聲」「音」概念
  三、作為基本概念的「樂」
第二章  「樂器」及「音律」:「聲」與「音」的實現
  一、「聲」的實現:「樂器」及其特質
  二、「音」的實現:「音律」及其特質
  三、從「樂器」到「音律」:多種解釋理論的內在一致性
第三章  「作樂」及「奏樂」:「樂」之時空形式的實現
  一、「作樂」及主體意向的表達
  二、「奏樂」及意向傳遞的可能
  三、「樂」時空形式的完成
第四章  「賞樂」及「樂言」:「樂以成教」的證立與效力
  一、「賞樂」:對受眾身心的引動
  二、「樂言」:「和」意義的呈現
  三、「樂教」的實踐與效力
第五章  「樂制」與「人心」:「樂以成教」之核心的抉擇
  一、「樂制」:「樂教」制度化的建立
  二、「人心」:「樂制」的危機與孔子的重建
  三、「樂教」核心之爭:從老、庄、墨、苟四家看
附錄一  部分文獻綜述
附錄二  鄭玄注《禮記正義·樂記》分篇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