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反思社會學導引/社會學名著譯叢

  • 作者:(法)布爾迪厄//(美)華康德|譯者:李猛//李康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244503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14
人民幣:RMB 8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可被看作「布爾迪厄基本思想手冊」,旨在闡明支撐布爾迪厄科學實踐的原則,為讀者提供理解其思想的內在理路和廣博體系的鑰匙。本書由三大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概述了布爾迪厄有關知識、實踐和社會的理論結構及其學術圖景。第二部分展現布爾迪厄在芝加哥大學研討班上對話的內容,澄清了他的理論研究實踐和經驗研究實踐的要點,並對這兩方面的實踐進行了反思。第三部分是布迪厄在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研討班所做的導論性質的發言,在此他強調能產生社會學創造力的一般性傾向,倡導並採納了一種總體性的自我指涉教學法。

作者介紹
(法)布爾迪厄//(美)華康德|譯者:李猛//李康

目錄
前言一
前言二
第一部分  邁向社會實踐理論:布爾迪厄社會學的結構和邏輯
  第一節  超越社會物理學與社會現象學的對立
  第二節  分類體系的鬥爭以及社會結構與心智結構的辯證關係
  第三節  方法論上的關係主義
  第四節  實踐感的模糊邏輯
  第五節  反對唯理論主義和唯方法論主義:總體性社會科學
  第六節  認識上的反思性
  第七節  理性、倫理和政治
第二部分  反思社會學的論題(芝加哥研討班)
  第一節  作為社會分析的社會學
  第二節  獨特性和恆定性
  第三節  場域的邏輯
  第四節  利益、慣習與理性
  第五節  語言、性別與符號暴力
  第六節  捍衛理性的現實政治(Realpolitik)
  第七節  個人性即社會性
第三部分  反思社會學的實踐(巴黎研討班)
  第一節  傳承一門手藝
  第二節  從關係的角度來思考
  第三節  徹底的質疑
  第四節  雙重約束與轉換
  第五節  參與性對象化
附錄
  怎樣閱讀布爾迪厄
  致謝
  布爾迪厄著作年表
  其他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譯後記
校訂說明
重訂補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