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諾貝爾獎--基因病毒和細胞信號/走近諾貝爾獎系列

  • 作者:(瑞典)埃爾林·諾爾比|責編:季英明//包惠芳|譯者:潘磊
  • 出版社:上海科技
  • ISBN:9787547867976
  • 出版日期:2024/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441
人民幣:RMB 129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討論的是1969—1971年間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項。1969年的獲獎者是德爾布呂克、赫爾希陽盧里亞,他們在1940?1950年代對噬菌體研究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為拓展分子生物學的廣泛領域奠定了基礎。基因的本質終於被闡明。他們對關鍵的信息分子——核酸的生物化學性質的洞察,則為解釋核酸的表達以及基因產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開闢了廣闊的前景。
    神經末梢與靶細胞之間的接觸,即突觸,一直激發著科學家的想象力。1970年的獲獎者卡茨、馮奧伊勒和阿克塞爾羅德揭示了神經末梢中的信號物質是如何儲存在囊泡中,如何通過膜融合釋放出來,並如何在特定的代謝過程中失活或被重新利用的。
    1971年的獲獎者只有薩瑟蘭一位,他確定了細胞中的一些關鍵分子。這些分子通過一系列內源步驟,可以使細胞表面所激發的信號影響細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表達。這種新的信息傳遞分子被稱為「第二信使」,它們代表了高度複雜的信號傳遞網路的一種關鍵部分,通過調節所謂的中間代謝來控制細胞的運行狀態。

作者介紹
(瑞典)埃爾林·諾爾比|責編:季英明//包惠芳|譯者:潘磊

目錄
第1章  一項從未被授予的諾貝爾獎
  德赫雷爾是如此接近諾貝爾獎
  資金是用來支持諾貝爾獎還是用來建設科學機構
  一名無休的世界旅行者和自學成才的科學家
  噬菌體的發現以及對發現優先權的質疑
  噬菌體的拓展研究
  僅有的穩固就業以及衝突的出現
  噬菌體療法
  逐漸逝去的生命
  諾貝爾獎委員會對授予德赫雷爾獎項的興趣逐漸消退
  能在試管中研究基因嗎?
第2章  對比鮮明的個性和一個學科的誕生
  一個物理學家的矛盾心理
  生命之謎
  一個新的家園和一個意想不到的科學轉變
  噬菌體和微生物遺傳學以及冷泉港實驗室
  批判性的非傳統的科學家
  見證分子生物學的誕生
  諾貝爾委員會對德爾布呂克的科學進行審查
  一個在歐洲挑戰性環境中成長的生物學家
  在美國的定居生活
  關鍵的調動
  更多發現和不斷變化的生命歷程
  諾貝爾獎委員會對盧里亞的評估
第3章  一名謙遜的實驗學家終獲諾貝爾獎
  聖徒——一個神秘的實驗者
  遷往冷泉港實驗室和一項革命性的實驗
  待在實驗台前的科學家
  卡羅林斯卡研究所對赫爾希的全面評審
  對於赫爾希被提名諾貝爾化學獎的考慮
  噬菌體分子遺傳學的早期迅速發展
  噬菌體病毒學家中其他的諾貝爾獎有力候選人
  三巨頭的勝利
第4章  知識進步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噬菌體複製的科普介紹
  一些可能的啟發性實驗
  新的生物界和相關病毒的發現
  基因可以在兩個維度中移動
  分子鏡像的世界和一項革命性的技術
  指導性和選擇性免疫
  試管中的抗體進化
  威脅肝臟組織的特殊病毒
  生產疫苗的新方法
  像小細菌一樣大的病毒
  豐富多樣的病毒世界
  生存進化的大師
  尾聲
第5章  自然科學主導地位在兩次世界大戰間的構造性轉變
  跨越兩次世界大戰的科學生涯
  諾貝爾獎機構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危機

  1920年夏天一場獨特的諾貝爾獎慶典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歲月和漢斯·馮·奧伊勒
  戰爭年代和移民選擇
  德國科學家的領軍人物和世界大戰中的兩件事情
  伊普西龍行動
  意識形態的掙扎和先進科學
  德爾布呂克對祖國的畢生關懷
  保羅·埃利希和以他名字命名的獎項
第6章  天生的諾貝爾獎得主
  含著銀湯匙出生
  天才科學家的培養
  發現
  馮·奧伊勒參與的諾貝爾獎工作
  卡羅林斯卡研究所委員會對自己成員的評估
第7章  一個大器晚成的科學家
  一個有著東歐血統的科學家
  黃金機會
  終於成為一個獨立的科學家
  神經藥理學領域的發展
  諾貝爾委員會的擴展考慮
  阿克塞爾羅德成為諾貝爾獎的主要候選人
第8章  一個由諾貝爾委員會決定的聯合獎項
  卡茨早期的生活
  新的家園和公民身份及最終歸宿
  諾貝爾研究委員會對卡茨的評價
  諾貝爾委員會面臨的挑戰
  197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公布
  諾貝爾獎的歡慶時刻
  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的發展軌跡
  小泡的生命
  突觸間隙——一個令人著迷的結構
第9章  只有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特定年份
  從居里到科里
  科里一家的諾貝爾獎之路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終於有了女性獲獎者
  科學生涯的佘波
  厄爾·薩瑟蘭:一位科學家的塑造
  諾貝爾委員會評估薩瑟蘭
  1971年諾貝爾獎的慶祝活動和最後一步
  細胞通信機制的多樣性
  利用核受體的信號傳導捷徑
  離子通道在信號傳導中的重要性
  蛋白質激?和不同的第二信使
  G蛋白與細胞信號轉導
  G蛋白偶聯受體和信號轉導
  穩態之謎
  奧密克戎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