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鎂合金強韌化原理及技術

  • 作者:游志勇|責編:王夢春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
  • ISBN:9787576339611
  • 出版日期:2024/04/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7
人民幣:RMB 9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介紹了鎂合金強韌化原理和技術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內容源自原始文獻和作者團隊在本領域的多年積累,重點闡述了應用第一性原理與密度泛函理論進行鎂合金微觀結構設計和成分優化的方法,採用變質、合金化、顆粒增強、晶粒細化、熱處理等技術提高鎂合金的強度及韌性,並詳細介紹了相關內容。
    全書內容共分9章,主要內容包括:鎂及鎂合金的簡介,鎂合金的分類,鎂合金的強韌化原理,鎂合金結構設計及成分優化,鎂合金的變質技術,鎂合金的合金化技術、鎂合金的顆粒增強技術、鎂合金的晶粒細化技術、鎂合金的熱處理技術等。

作者介紹
游志勇|責編:王夢春
    游志勇,工學博士,副教授,現就職于太原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新材料界面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先進鎂基材料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兼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理事、山西省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雜誌編委、《鑄造設備與工藝》雜誌編委。     長期從事先進鎂、鋁合金材料的研發,專註鎂、鋁合金強韌化原理與技術的研究;曾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和山西省科技合作交流專項等科研項目;發表科研論文54篇,其中SCI、EI收錄20篇,授權國內發明專利8項,國際發明專利3項;參編專著1部,譯著1部。

目錄
第1章  鎂及鎂合金的簡介
  1.1  鎂合金的概述
  1.2  鎂的資源
  1.3  鎂的性質
    1.3.1  物理性質
    1.3.2  化學性質
    1.3.3  力學性質
  1.4  鎂及鎂合金的發展歷史
  參考文獻
第2章  鎂合金的分類
  2.1  鑄造鎂合金
    2.1.1  Mg—Al系合金
    2.1.2  Mg—Zn系合金
    2.1.3  Mg—Mn系合金
    2.1.4  Mg—Zr系合金
    2.1.5  鎂—稀土金屬系合金
  2.2  變形鎂合金
    2.2.1  變形鎂合金的牌號
    2.2.2  變形鎂合金的特點及應用概況
  2.3  鎂基複合材料
    2.3.1  鎂基複合材料的組成體系
    2.3.2  鎂基複合材料的製備工藝
  2.4  鎂合金的成形技術
    2.4.1  鑄造成形
    2.4.2  塑性加工成形
  參考文獻
第3章  鎂合金的強韌化原理
  3.1  鎂合金的強化原理
    3.1.1  固溶強化
    3.1.2  細晶強化
    3.1.3  位錯強化
    3.1.4  外加顆粒相強化
  3.2  鎂合金的韌化原理
    3.2.1  位錯與韌性
    3.2.2  固溶與塑性
    3.2.3  細化與塑性
    3.2.4  顆粒與塑性
  參考文獻
第4章  鎂合金結構設計及成分優化
  4.1  鎂合金結構設計
    4.1.1  第一性原理方法
    4.1.2  相界面結構研究
  4.2  鎂合金成分優化
    4.2.1  計算相圖法
    4.2.2  Mg-10Zn-5Al-xSc(wt.%)合金的成分優化
    4.2.3  Mg-10Zn-5Al-xZr(wt.%)合金的成分優化
  參考文獻
第5章  鎂合金的變質技術
  5.1  C變質
    5.1.1  SiC對AZ91D的影響

    5.1.2  MgCO3對鎂合金的影響
    5.1.3  C2Cl6對鎂合金的影響
  5.2  Ca變質
    5.2.1  鎂錳合金成分
    5.2.2  Ca的變質機理
  5.3  Sr變質
  5.4  過熱變質法
  5.5  Sm變質
    5.5.1  AM60合金成分
    5.5.2  Sm對AM60合金顯微組織的影響
    5.5.3  Sm對AM60的力學性能影響
    5.5.4  斷口形貌
  參考文獻
第6章  鎂合金的合金化技術
  6.1  Re合金化
    6.1.1  稀土元素在鎂合金中的物理化學基礎
    6.1.2  稀土在鎂合金中的作用
  6.2  zn合金化
    6.2.1  合金成分設計
    6.2.2  XRD物相分析
    6.2.3  光學顯微組織觀察
    6.2.4  顯微組織SEM觀察與EDS能譜分析
    6.2.5  不同Zn含量的高鋅鎂合金的力學性能
  6.3  Sb合金化
    6.3.1  單獨以合金元素加入
    6.3.2  與稀土元素聯合加入
    6.3.3  與其他元素聯合加入
  6.4  Cu合金化
    6.4.1  Cu合金化研究現狀
    6.4.2  Cu對高鋅鎂合金的作用
  6.5  Al—Ce合金化
    6.5.1  Al-Ce基合金強化ZA105高鋅鎂合金的製備
    6.5.2  Al-Ce基合金強化ZA105高鋅鎂合金的力學性能分析
    6.5.3  Al-Ce基合金強化ZA105高鋅鎂合金的機理分析
  6.6  其他元素合金化
    6.6.1  Al元素合金化
    6.6.2  Ca元素合金化
    6.6.3  Si元素合金化
  參考文獻
第7章  鎂合金的顆粒增強技術
  7.1  外加顆粒增強
    7.1.1  外加陶瓷增強相顆粒
    7.1.2  外加准晶增強相顆粒
  7.2  原位自生增強
    7.2.1  原位自生增強相顆粒
    7.2.2  原位自生第二相增強
    7.2.3  原位自生准晶增強
  參考文獻
第8章  鎂合金的晶粒細化技術
  8.1  晶粒細化劑

    8.1.1  FeCl3法
    8.1.2  碳質孕育法
    8.1.3  添加含Zr的晶粒細化劑
    8.1.4  加Ca晶粒細化法
    8.1.5  加Sr晶粒細化法
    8.1.6  Al4C3的變質作用
  8.2  快速凝固
    8.2.1  快速凝固技術概論
    8.2.2  快速凝固的組織特徵
    8.2.3  快速凝固合金的性能
    8.2.4  快速凝固技術的應用
  8.3  超聲振動和機械(電磁)攪拌
    8.3.1  電磁攪拌對鎂合金AZ91D半固態組織的影響
    8.3.2  電磁攪拌對鎂合金半固態組織的影響及機理
    8.3.3  電磁攪拌工藝對Mg—Zn—Y—Mn的影響
  8.4  擠壓變形
    8.4.1  等通道擠壓
    8.4.2  半固態擠壓
    8.4.3  等靜道角壓
    8.4.4  大比率擠壓
  參考文獻
第9章  鎂合金的熱處理技術
  9.1  熱處理狀態
    9.1.1  退火
    9.1.2  固溶處理
    9.1.3  人工時效
    9.1.4  固溶處理和人工時效
    9.1.5  二次熱處理
    9.1.6  形變熱處理
    9.1.7  氫化處理
    9.1.8  表面熱處理
  9.2  熱處理工藝參數及影響
    9.2.1  裝爐狀態
    9.2.2  工件的截面厚度
    9.2.3  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
    9.2.4  熱處理裝備
  9.3  熱處理用保護氣氛
  9.4  熱處理質量控制
  9.5  熱處理安全技術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