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工業污染源監管機制/工業污染源控制與管理叢書

  • 作者:編者:李艷萍//喬琦//劉靜|責編:劉婧//劉興春//左晨燕
  • 出版社:化學工業
  • ISBN:9787122460844
  • 出版日期:2025/0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88
人民幣:RMB 14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是《工業污染源控制與管理叢書》的一個分冊,全書以工業源的環境監管機製為主線,從歷史分析的角度,梳理了我國工業發展歷程和未來;從理論分析的角度,剖析了工業源環境監管的主體定位、模式演變和理論依據;從系統分析的角度,闡述了涵蓋環境統計制度、排污許可制度、環境經濟制度、清潔生產制度、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等的多項工業源環境監管制度的起源發展、演變歷程、體系設計、核心制度、典型案例等內容。
    本書提出了工業污染源監管從單純行政監管向行政+市場雙重監管模式的轉變,從污染單要素監管向污碳協同監管的轉變,從末端治理向全生命周期的監管範圍的轉變,旨在為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監管機制提供參考,可供從事工業污染源控制與管理等的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生態工程及相關專業師生參閱。

作者介紹
編者:李艷萍//喬琦//劉靜|責編:劉婧//劉興春//左晨燕

目錄
第1章  我國工業源環境監管歷程
  1.1  工業發展歷程
    1.1.1  中國工業發展的幾個階段
    1.1.2  中國工業發展的特徵
  1.2  工業源環境監管的背景和意義
    1.2.1  工業污染源
    1.2.2  工業污染源行業分類
    1.2.3  工業污染源排放規律
  1.3  工業污染源監管歷程
  1.4  工業污染源監管機制
    1.4.1  直接排放/稀釋排放階段
    1.4.2  末端治理階段
    1.4.3  清潔生產階段
    1.4.4  全過程式控制制階段
  參考文獻
第2章  工業源環境監管的理論基礎
  2.1  工業源環境監管主體
    2.1.1  政府監管
    2.1.2  企業管理
    2.1.3  公眾參與
  2.2  環境監管制度理論設計
    2.2.1  全生命周期理論
    2.2.2  清潔生產理論
    2.2.3  工業生態學理論
    2.2.4  循環經濟理論
    2.2.5  環境經濟學理論
  參考文獻
第3章  生態環境統計制度
  3.1  生態環境統計制度內涵和意義
    3.1.1  生態環境統計制度內涵
    3.1.2  生態環境統計制度意義
  3.2  生態環境統計制度發展歷程
  3.3  生態環境統計制度體系
    3.3.1  生態環境統計管理辦法
    3.3.2  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
    3.3.3  生態環境統計調查標準規範
    3.3.4  排放源統計調查制度
  3.4  工業污染源普查
    3.4.1  普查技術路線和方法
    3.4.2  工業污染源產排污係數
  3.5  新時期生態環境統計制度發展挑戰和趨勢
    3.5.1  新時期生態環境統計制度發展挑戰
    3.5.2  新時期生態環境統計制度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第4章  排污許可制度
  4.1  排污許可制度內涵和意義
    4.1.1  排污許可制度定義內涵
    4.1.2  排污許可制度職能定位
    4.1.3  排污許可制度實施意義
  4.2  國內外排污許可制度發展歷程

    4.2.1  國外排污許可制度發展
    4.2.2  我國排污許可制度發展
  4.3  我國排污許可制度體系
    4.3.1  排污許可管理條例
    4.3.2  排污許可管理辦法
    4.3.3  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
    4.3.4  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範
    4.3.5  最佳可行技術指南
  4.4  排污許可制度案例介紹
    4.4.1  有色金屬工業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範
    4.4.2  最佳可行技術篩選
    4.4.3  我國排污許可制度改革試點
  4.5  新時期排污許可制度發展挑戰和趨勢
    4.5.1  新時期排污許可制度發展挑戰
    4.5.2  新時期排污許可制度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第5章  環境經濟制度
  5.1  環境經濟制度內涵、職能定位和意義
    5.1.1  環境經濟制度內涵
    5.1.2  環境經濟制度職能定位
    5.1.3  環境經濟制度意義
  5.2  環境經濟制度發展歷程
  5.3  環境經濟制度體系
    5.3.1  環境稅
    5.3.2  排污權交易制度
    5.3.3  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
    5.3.4  碳市場
    5.3.5  碳足跡管理
  5.4  新時期環境經濟制度發展挑戰和趨勢
    5.4.1  新時期環境經濟制度發展挑戰
    5.4.2  新時期環境經濟制度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第6章  工業源清潔生產制度
  6.1  清潔生產內涵和意義
    6.1.1  清潔生產內涵
    6.1.2  清潔生產制度意義
  6.2  清潔生產制度發展歷程
  6.3  清潔生產制度體系
    6.3.1  清潔生產促進法
    6.3.2  清潔生產技術標準體系
    6.3.3  清潔生產審核
  6.4  清潔生產制度案例介紹
    6.4.1  清潔生產VOCs減排
    6.4.2  銅鉛企業清潔生產指標體系
    6.4.3  工業園區清潔生產審核
    6.4.4  清潔生產技術
  6.5  新時期清潔生產制度發展挑戰和趨勢
    6.5.1  新時期清潔生產制度發展挑戰
    6.5.2  新時期清潔生產制度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第7章  環境信息披露制度
  7.1  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內涵和意義
    7.1.1  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內涵
    7.1.2  環境信息披露制度意義
  7.2  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發展歷程
  7.3  環境信息披露制度體系
    7.3.1  《關於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的公告》(環發〔2003〕156號)
    7.3.2  自行監測和監督性信息公開
    7.3.3  《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
    7.3.4  《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
    7.3.5  《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準則》
    7.3.6  ESG相關文件
  7.4  環境信息披露制度案例介紹
    7.4.1  某電池公司環境信息披露
    7.4.2  政府環境信息披露
  7.5  新時期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發展挑戰和趨勢
    7.5.1  新時期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發展挑戰
    7.5.2  新時期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第8章  工業污染源監管創新與展望
  8.1  新時期工業污染源監管挑戰
  8.2  工業源監管主體職能優化
  8.3  工業源監管制度融合創新
    8.3.1  工業污染源監管制度融合
    8.3.2  工業污染源監管制度創新
  8.4  展望
    8.4.1  構建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共治、激勵相容制度協同創新機制
    8.4.2  工業新質生產力與污染源監管創新
  參考文獻
附錄  我國目前的工業污染源監管法律法規體系
索引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