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數字時代的司法變革(精)

  • 作者:胡銘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9787100241830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精裝
  • 頁數:576
人民幣:RMB 1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數字時代,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深刻地改變了司法的現實樣態。大數據法律監督、互聯網審判、智能輔助裁判等正在中國發生的鮮活的司法實踐,在為司法研究提供生動樣本的同時,也對司法理論提出了全新又深刻的挑戰。本書分為兩部分:上篇探討現代科技引入司法的總體規範性問題,以及技術本身在司法中運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問題;下篇研究現代科技在司法領域中的實踐應用,以及新技術在司法中運用的配套機制設計。未來已來,通過對數字時代司法變革的體系性思考,本書嘗試探討數字化背景下的中國式司法現代化,以期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體現司法擔當。

作者介紹
胡銘
    胡銘,男,浙江樂清人,法學博士(博士后),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現任國家「2011計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曾任美國耶魯大學、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德國慕尼黑大學、台灣大學訪學學者。兼任浙江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吉林大學兼職教授、華東政法大學兼職教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等省部級以上課題十余項;出版《刑事司法的國民基礎研究》《刑事司法民主論》《錯案是如何發生的》等七部專著;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國內核心期刊,以及Criminology & Criminal Justice等國際SSCI刊物上發表論文一百余篇;曾獲第三屆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一等獎、第四屆中青年刑事訴訟法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等榮譽。

目錄
導論
上篇
  第一章  親歷性原則與在線庭審的情態效應
    一、引言
    二、庭審情態效應的發生機理
    三、在線庭審的情態效應
    四、在線庭審的功能實現
    五、結語
  第二章  現代科技引入對司法統一的影響與重構
    一、引言
    二、現代科技與司法統一
    三、司法統一在輔助處理階段的困境與構建
    四、形式裁量階段司法統一的衝突與消解
    五、實質審判階段:司法統一與理性審判
    六、結語
  第三章  人工智慧在刑事司法裁判中的應用及規制
    一、引言
    二、人工智慧裁判的現實樣態
    三、人工智慧裁判的合理性基礎與價值權衡
    四、人工智慧裁判的現實風險及技術缺陷
    五、人工智慧裁判的規制路徑
    六、結語
  第四章  司法大數據應用的理性化悖論及制度破解
    一、引言
    二、理性化悖論的概念分析
    三、司法大數據的形式理性檢視
    四、司法大數據的實質理性反思
    五、悖論破解:在制度中重構法官「卡里斯瑪」
    六、結語
  第五章  法律推理的模型與可計算化理論
    一、引言
    二、法律推理模型的類型化演進
    三、法律推理可計算化的中國現實
  ……
  第六章  智能輔助審判的演算法透明化問題研究
下篇
  第七章  大數據視野下犯罪預測的機遇、風險與規制
  第八章  大數據偵查的基本定位與法律規制
  第九章  數字時代的積極主義法律監督觀
  第十章  全域數字法治監督體系的構建
  第十一章  數字時代不起訴制度的機遇、困境與變革
  第十二章  人工智慧裁判與審判中心主義的衝突和消解
  第十三章  現代科技融入刑事辯護的機遇、挑戰與風險防範
  第十四章  電子數據在刑事證據體系中的定位與審查判斷規則
  第十五章  區塊鏈司法存證的應用及其規制
  第十六章  在線糾紛解決機制社會性推廣的挑戰與治理
  第十七章  司法裁判人工智慧化的困境破解與機制設計
  第十八章  智慧司法背景下在線訴訟發展的困境與消弭
附錄  域外數字時代的司法變革文獻綜述——以英、美、澳、法、德五國為例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