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理論自覺的先聲(鄭杭生與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

  • 作者:楊發祥|責編:秦靜良//藕園//劉軍
  • 出版社:華東理工大學
  • ISBN:9787562876076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9
人民幣:RMB 7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理論自覺是解讀鄭杭生中國特色社會學思想的重要視角。本書從學術史角度,在系統梳理鄭杭生社會學理論譜系和思想精髓的基礎上,從時局審視與敏銳感知、學科使命與話語轉換、知識生產與身體力行、頂天立地與應用拓展四個維度,系統闡釋了鄭杭生何以成為理論自覺的先覺者、倡導者、先行者、推動者,科學評價其理論自覺思想的理論價值與方法論意義。理論自覺的思想遺產,已成為當代中國社會學人的集體記憶和行動動力。學術共同體意識的集體覺醒、薪火相傳與接續努力,推動了中國社會學自主知識體系的生產、應用與傳播,為譜寫「中國故事」提供了有力的學術支撐,展現出一幅學派紛呈、百花齊放、美美與共的生動圖景。

作者介紹
楊發祥|責編:秦靜良//藕園//劉軍
    楊發祥     博士,教授,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社會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站長、應用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高級訪問學者。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學會理事、上海市社會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反貧困社會工作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學會消費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農村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選題緣起與研究意義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第三節  資料來源與研究思路
第二章  時局審視與敏銳感知:理論自覺的先覺者
  第一節  理論自覺的必要性:中西發展格局的重大轉換
  第二節  理論自覺的可能性:中國社會轉型的鮮活經驗
  小結  理解中國故事:理論自覺的敘事起點及源流
第三章  學科使命與話語轉換:理論自覺的倡導者
  第一節  學科使命:持中守正的中國立場
  第二節  學術認知:三種關係的重新審視
  第三節  學術傳承:理論自覺的基本方向
  小結  「三再兩氣一追求」:理論自覺的基本功力
第四章  知識生產與身體力行:理論自覺的先行者
  第一節  社會運行論:理論自覺的思想資源與本體創新
  第二節  社會轉型論:理論自覺的現實基礎與內涵延展
  第三節  學科本土論:理論自覺與中國特色社會學理論
  第四節  社會互構論:理論自覺的新探索與方法論追求
  第五節  實踐結構論:理論自覺的新進展與秩序化追求
  小結  宏觀社會學理論的總體架構:理論自覺的標識性原創
第五章  頂天立地與應用拓展:理論自覺的推動者
  第一節  知行合一:中國特色社會學中層理論構建
  第二節  應用拓展:城市社會發展與社區建設思想
  第三節  應用拓展:新型城鄉關係與農村社會學思想
  小結  中層社會學理論的經驗抽象:理論自覺永遠在路上
第六章  價值評估與敘事認同:理論自覺的思想遺產
  第一節  中國自主知識體系與理論自覺思想的價值評估
  第二節  理論自覺的批判反思與學術共同體的敘事認同
  小結  學術共同體的接續努力:理論自覺思想的時代回音
參考文獻
附錄一  深切緬懷恩師鄭杭生先生
附錄二  鄭杭生社會學思想年譜選編(1984—2014)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