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作為方法的選本編纂與當代新詩

  • 作者:徐勇|責編:高迪
  • 出版社:北京大學
  • ISBN:9787301355176
  • 出版日期:2024/11/01
  • 裝幀:平裝
  • 頁數:309
人民幣:RMB 9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通過考察大量中國當代新詩選本,提供了中國當代新詩選本編纂的歷史線索,通過分析重要選本的組成及其介入文學現場、參與文學史構築的過程,探討了選本編纂與詩歌批評、新詩史的建構、當代新詩場域的構築、詩歌創作潮流、20世紀中國新詩評價問題以及經典化等重要命題的關係。

作者介紹
徐勇|責編:高迪
    徐勇,廈門大學中文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后,中國現代文學館客座研究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曾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人員、福建省高層次人才A類人才、廈門大學「南強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A類人才。獲《當代作家評論》2016年度優秀論文獎、《南方文壇》2023年度優秀論文獎、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廈門市文學藝術獎二等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優秀著作獎等獎項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世紀中國文學『選本學』研究」首席專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三項,教育部等省部級課題五項。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選本編纂與八十年代文學生產》等專著四部。

目錄
序/謝冕
導論《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與新詩史的建構
第一章  選本批評、史學敘述與20世紀中國新詩
  第一節  選本編纂與當代詩歌發展變遷
  第二節  選本批評與中國當代詩歌場域的建構
  第三節  選本編纂與20世紀中國新詩的評價問題
第二章  20世紀50—70年代文學體制與詩歌選本
  第一節  《中國新詩選(1919—1949)》與「十七年」時期新詩體制的建立
  第二節  《紅旗歌謠》、新詩的出路與文學格局問題
第三章  朦朧詩潮與20世紀80年代詩歌選本編纂
  第一節  《朦朧詩選》的版本差異與朦朧詩派的三種形態
  第二節  選本編纂與朦朧詩的建構及其衍化
第四章  選本編纂與20世紀八九十年代詩歌創作轉型
  第一節  選本編纂與「第三代詩」的發生
  第二節  《中國現代主義詩群大觀(1986—1988)》與20世紀八九十年代詩歌地形圖
第五章  作為「視角」的選本編纂與新詩研究的理論問題
  第一節  《九葉集》與現代詩歌流派的重構
  第二節  作為「方法」的「世界文學」與新詩總集編纂
  第三節  選本編纂與新詩經典化命題的再闡釋
  第四節  非正式出版選本與中國當代詩歌發展
結語  選本編纂與當代文學體裁格局變遷
附錄  重要詩歌選本目錄
參考文獻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