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先秦樂道思想體系研究

  • 作者:田君|責編:余鳴鴻//秦嫻
  • 出版社:上海古籍
  • ISBN:9787573213419
  • 出版日期:2024/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41
人民幣:RMB 5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在考證的基礎上,圍繞先秦樂道思想體系及樂道相關文獻開展研究。全書分為四個部分:一是「樂道起源論」,從文字學、發生學與本體論等角度,探討「樂」的哲學起源。二是「樂道體系論」,分別從「形式表層」「傳導中層」「內核深層」和「傳遞介質」,探討「樂」的本質和「樂道」的體系。三是「樂道應用論」,圍繞先秦樂舞的起源、發展、類型及職能開展討論。四是「樂道道德論」,梳理先秦諸子對「樂」的功能的設想,偏重於探討「樂」在先秦時期的道德取向。

作者介紹
田君|責編:余鳴鴻//秦嫻
    田君,男,漢族,1981年11月生,湖北省武漢市人,華中師範大學歷史學學士、歷史文獻學碩士與博士,四川大學歷史文獻學博士后,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教育部學位中心評審專家、四川省中國哲學史研究會《周易》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主要學術領域為歷史文獻學、學術思想史、儒學與經學、中華禮樂研究等。在《歷史文獻研究》《中國音樂學》《孔子研究》《諸子學刊》《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南京藝術學院學報》《四川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18篇,並多次全文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權威期刊收錄;出版學術專著《古(樂)七考》《唐鑒譯註》,執編論文集《儒藏論壇》兩部,歷年承擔古籍整理著作16部,撰寫《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史部提要66種,負責四川大學《儒藏總目》先秦、明代經部、群經清代各類提要124種,參與撰寫各類學術著作9部,負責「巴蜀全書」易學類古籍整理與「隋唐五代巴蜀詩詞文輯存」,新點校400余萬字,大多首次整理出版;歷年承擔科研項目23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2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教育部2011工程後期項目1項、省級社科規劃項目3項、廳級社科項目6項、其他項目9項;又歷年參研國家級、省部級等集體科研項目12項。筆者獲獎情況:2005年,教育部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第九屆中國古文獻學獎;2007年,香港中文大學胡吳嘉環獎學金;2010年,華中師範大學優秀畢業博士研究生評選,一等獎;2012年,四川大學優秀博士后榮譽稱號評選,一等獎;2013年,四川大學納通儒學獎學獎教金,一等獎;2013年,四川大學博士后專項基金特別資助,一等獎;2014年,四川省中國哲學史研究會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14年,國際儒學聯合會納通國際儒學優秀徵文獎(首屆評選),三等獎;2017年,國際儒學聯合會納通國際儒學優秀徵文獎,三等獎;2018年,國際儒學聯合會納通國際儒學優秀徵文獎,一等獎,即本書稿成果,四川大學古籍整理與經典文獻研究中心培育項目(2020skjd-py06)資助出版。

目錄
緒論
  (一)研究意義
  (二)學術前史
一、先秦樂道起源論(樂之本)
  (一)「樂」之字源
  (二)「樂」之發生
  (三)「樂」之本體
二、先秦樂道體系論(樂之體)
  (一)形式表層——「中」
  (二)傳導中層——「和」
  (三)內核深層——「仁」
  (四)傳遞介質——「性」
三、先秦樂道應用論(樂之用)
  (一)「舞」「歌」「樂」之統一
  (二)樂舞源流及其系統
  (三)樂舞類型及其職能
四、先秦樂道道德論(樂之止)
  (一)功能性學說
  (二)王者功成作樂
  (三)荀子與樂道道德論
  (四)先秦樂道價值取向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與致謝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