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中國舞蹈批評文章選讀/北京舞蹈學院70周年校慶系列叢書

  • 作者:編者:慕羽|責編:江楚銳
  • 出版社:文化藝術
  • ISBN:9787503976568
  • 出版日期:2024/10/01
  • 裝幀:平裝
  • 頁數:520
人民幣:RMB 138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涵蓋了從古代、近現代、當代的舞評文章;長短不一,視角多元,既有即時性舞評隨筆,也有少量理論批評;學術期刊,大眾媒體都會涉及(本輯不涉及新媒體)。一方面,這些文章的價值在於其所處文化語境的「時代性」「當下性」,我們所說的「言之有物」得益於這些舞評者的「洞察力」,其文字及時反映著作者所處時代和文化語境下,人和舞蹈之間的關係,比如何時何地何人因何為誰跳著怎樣的舞蹈?舞評是舞評人對舞蹈的當下的主體闡釋,不只有屬於個體的「經驗直觀」,並有可能洞察到「本質直觀」;所以,另一方面,這些文章又是超越「時代」的。

作者介紹
編者:慕羽|責編:江楚銳
    慕羽,北京舞蹈學院副教授,舞蹈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音樂劇研究會教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1996年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舞蹈學系,2001年獲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學碩士學位(從事西方音樂劇與舞蹈創作跨學科研究),2007年獲得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學博士學位(從事中國當代舞蹈創作和政治文化學跨學科研究)。近十年來,曾多次遊學于歐洲、北美、南美、東南亞等地,曾赴英國倫敦舞蹈與戲劇學院進修高級藝術教育和管理課程、赴美國杜克大學美國舞蹈節NEA藝術評論家學院舞評高級特訓班進修舞蹈評論和六周舞蹈學校舞蹈創作課程。2010年至2011年獲得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首個「藝術類人才培養特別項目」全額資助,公派赴美國紐約市立大學皇後學院舞蹈與戲劇系留學。     1996年任教於北京舞蹈學院至今,2008年、2012年獲「優秀青年教師」稱號。教學研究方向為:舞蹈創作和評論,中外舞蹈比較,音樂劇藝術和產業。2005年開始擔任《舞蹈》雜誌專欄主筆。2008年受聘為國家大劇院藝術資料中心講座專家。十年來已經出版有關舞蹈和音樂劇方面的專著有《百老匯音樂劇》《西方音樂劇史》《音樂劇與舞蹈》《中國當代舞蹈創作與研究》等多部。在全國各大報刊雜誌和學術期刊上發表藝術行業相關文章百余篇和學術論文數篇。多次獲得國家級論文獎項,曾獲得2008年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2010年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2010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資助。

目錄
舞賦/傅毅(東漢/約42-約90)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杜甫(唐/712-770)
霓裳羽衣舞歌/白居易(唐/772-846)
律呂精義·論舞學不可廢(上)/朱載堉(明/1536-1611)
律呂精義·論舞學不可廢(下)/朱載堉(明/1536-1611)
觀中國啞劇「香篆幻境))后/聶耳(1912-1935)
中國歌舞短論/聶耳(1912-1935)
關於新舞踴表演——十七、十八在抗建堂/洛名
我們彼此發現了詩/田漢(1898-1968)
我對於珈麗娜·烏蘭諾娃舞蹈藝術的欣賞/戴愛蓮(1916-2006)
看了蘇聯舞劇「巴黎聖母院」以後/歐陽予倩(1889-1962)
音樂舞蹈創作的民族形式問題/陳沂(1912-2002)
讀「音樂舞蹈創作的民族形式問題」/程雲(1920-2011)
發展中的舞蹈藝術——觀舞隨筆/葉林(1922-2016)
「寶石花」光華四射/賈作光(1923-2017)
芭蕾藝術的高峰/陳錦清(1921-1991)
詩情交融的形象——中、蘇舞蹈家合演「天鵝湖」/游惠海(1925-2015)
漫談蓬勃發展中的兄弟民族舞劇/隆蔭培(1932-  )
舞蹈二題/葉林(1922-2016)
芭蕾舞劇藝術的革命——為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歡呼/葉林(1922-2016)
看保羅·泰勒——一個文藝青年的成長與認知/林懷民(1947-  )
雙人舞是舞劇的重要表現手段——舞劇《奧涅金》觀后/李承祥(1931-2018)
《再見吧!媽媽》給我的啟示/邢德輝(1935-  )
奔向新的境界——看了舞劇《奔月》之後/李煥之(1919-2000)
略談《絲路花雨》的結構/傅兆先(1931-2000)
舞蹈要和人民的生活相結合——看《魂》《傷逝》《阿Q》後有感/吳曉邦(1906-1995)
尋求「玄珠」/彭松(1916-2016)
太平洋很廣、很闊——但是,我們有座天橋/王曉藍(1951-  )
從「一」的羈絆中解脫出來——百花齊放瑣談/呂藝生(1937-  )
談賈作光的表演藝術/呂藝生(1937-  )
動人的舞蹈交響詩——評舞劇《蘩漪》/趙國政(1931-2013)
貴在清新美在流暢——評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海》/胡爾岩(1935-  )
與大自然共舞——評費鶴立舞蹈團在紐約市中央公園露天演出的《池塘作舞》之二/歐建平(1956-  )
楊麗萍和她的舞蹈世界/趙國政(1931-2013)
賈作光舞蹈風格論/趙大鳴(1957-  )
從毛相、刀美蘭、楊麗萍的孔雀舞看傣族舞蹈的發展/廖大昆(1955-  )
我看舒巧的舞劇營造/胡爾岩(1935-  )
王舉的意象世界/張華(1956-  )
《長城》一個新的高度/胡爾岩(1935-  )
「古典」的尋覓與建構——中國古典舞創作十年走向/于平(1954-  )
中國舞劇的第三次浪潮/徐爾充(1932-  )
《雀之靈》之「靈」——由舞壇「楊麗萍現象」引發的思考/于平(1954-  )
當代中國舞蹈的主流/吳曉邦(1906-1995)
追尋天籟/余秋雨(1946-  )
沉著便崢嶸——評《薪傳》/馮雙白(1954-  )
《薪傳》的重負——看台灣雲門舞團《薪傳》/王安憶(1951-  )
「魚」亦戀人乎?——中國民族舞劇批評雜談/流水(劉建/1952-  )
舞蹈啊,魂兮歸來!/佾士(呂藝生/1937-  )
現代舞的中國情結/趙國政(1931-2013)
東風發我枝上花——寄語新成立的北京現代舞團/江東(1960-  )

晚會要少而精——專題綜藝晚會不能成風/趙國政(1931-2013)呂藝生(1937-  )
回應第三隻眼——如何看待現代舞/曹誠淵(1955-  )
世紀紅星這樣閃爍——看舞劇《閃閃的紅星》想到的/呂藝生(1937-  )
紅梅似火——舞劇《紅梅贊》漫筆/趙國政(1931-2013)
舞劇創作的目的和意義——評析《大紅燈籠高高掛》/楊少莆
「大歌舞」時代的舞劇創作/趙大鳴(1957-  )
關於舞蹈分類問題的幾點思考/馮雙白(1954-  )
我跳舞,因為我悲傷/馮秋子(1960-  )
王玫和她的《雷和雨》/舒巧(1933-  )
一個女人心中的《雷和雨》/劉青弋(1954-  )
孔雀舞的人神境界/劉建(1952-  )
繁榮中的憂思——舞蹈創作現狀的思考/資華筠(1936-2014)
靈肉血脈連著根——《雲南映象》觀后/資華筠(1936-2014)
印象:荷蘭舞蹈劇院/王玫(1958-  )
改革開放30年——中國舞劇回眸/資華筠(1936-2014)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不可再泛濫/袁禾(1956-  )
貢獻並局限著/王玫(1958-  )
直指心靈的舞蹈自覺——從舞劇《千手觀音》看「格式塔」編舞理念/于平(1954-  )
《扇舞丹青》再賞析/呂藝生(1937-  )
當代中國舞風解析/呂藝生(1937-  )
訪談:著名舞劇編導舒巧為中國舞劇編導提速/舒巧(1933-  )邢曉芳
劉鳳學「唐樂舞」辨析/江東(1960-  )
羽化而升——評析原創神話舞劇《步步生蓮》/黃惠民(1954-  )
論「非遺」語境下傳統民間舞蹈的保護/朴永光(1957-  )
替代的焦慮——作為身體文化符號的中國古典舞芻議/劉建(1952-  )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給我們帶來什麼?/應萼定(1947-  )
論舞劇《醒·獅》「醒」/劉青弋(1954-  )
「表意優先」是現實題材舞蹈創作的綠色通道——由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當代舞、現代舞評獎引發的思考/于平(1954-  )
《永不消逝的電波》:締造舞界以柔潤剛的現代型傳統美感/王一川(1959-  )
「科藝」來到會合的山頂——由2022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開閉幕式引發的思考/呂藝生(1937-  )
清明節重觀《吉賽爾》遐思——兼評中央芭蕾舞團復排上演的《吉賽爾》/歐建平(1956-  )
附錄一  中國(行業內)舞評人的代際劃分及寫作實踐
附錄二  其他選文索引及點評
後記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