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文化創意產業融合蘇州非遺手工藝傳承及發展研究

  • 作者:馬雙|責編:張宏亮
  • 出版社:吉林大學
  • ISBN:9787576826180
  • 出版日期:2024/09/01
  • 裝幀:平裝
  • 頁數:189
人民幣:RMB 72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主要以蘇州為例,針對非遺手工藝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展開研究。
    第一章主要講述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理念,從四個方面展開分析,分別是產業融合理論的研究概況、文創產業融合的內涵與動因、文創產業融合現狀和模式以及「文創+」思維賦能未來;第二章講述蘇州非遺手工藝發展現狀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從五個方面展開介紹,分別是解讀非遺手工藝、蘇州非遺手工藝的保護與傳承、蘇州非遺手工藝保護政策的歷史與現狀、非遺手工藝與文化創意產業之關係闡釋、「非遺+」理念振興蘇州傳統文化;第三章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講述,分別是蘇州具體非遺門類的文創產品開發以及蘇州非遺文創產品的特點;第四章主要內容是蘇州非遺手工藝與文化旅遊,從三個方面對其進行敘述,分別是非遺手工藝與文化旅遊相結合的知識概述、蘇州非遺手工藝與文化旅遊相結合的現狀分析以及蘇州非遺手工藝與文化旅遊相結合的實例;第五章講述蘇州非遺手工藝與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敘述,分別是蘇州非遺手工藝與公共文化場地展覽體驗以及蘇州非遺手工藝與公共文化配送;第六章主要講述蘇州數字化非遺手工藝,從兩個方面進行了敘述,分別是非遺手工藝的數字呈現傳播——以蘇州為例以及非遺手工藝的數字文創——以蘇州為例;第七章主要講述蘇州非遺手工藝品牌(IP)的打造,從兩個方面進行闡述,分別是非遺品牌化的戰略以及蘇州非遺手工藝品牌打造實例;第八章主要講述蘇州非遺手工藝高質量創意發展對策分析,從六個方面展開分析,分別是蘇州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解析與前景展望、政府產業扶持政策的實施、企業行為品牌與市場、產業集群發展效應、傳統手工藝的教育培養以及蘇州城市旅遊形象提升策略分析。

作者介紹
馬雙|責編:張宏亮
    馬雙,女,生於1981年3月,回族。2015年博士畢業於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專門史專業。現任教於蘇州大學藝術學院設計與美術史論系,講師,碩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文化產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致力於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傳統非遺的現代傳承與發展的相關理論研究。江蘇省美學協會會員。

目錄
第一章  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理念
  第一節  產業融合理論的研究概況
  第二節  文創產業融合的內涵與動因
  第三節  文創產業融合現狀和模式
  第四節  「文創+」思維賦能未來
第二章  蘇州非遺手工藝發展現狀及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
  第一節  解讀非遺手工藝
  第二節  蘇州非遺手工藝的保護與傳承
  第三節  蘇州非遺手工藝保護政策的歷史與現狀
  第四節  非遺手工藝與文化創意產業之關係闡釋
  第五節  「非遺+」理念振興蘇州傳統文化
第三章  蘇州非遺文創產品的開發
  第一節  蘇州具體各非遺門類文創產品的開發
  第二節  蘇州非遺文創產品的特點
第四章  蘇州非遺手工藝與文化旅遊
  第一節  非遺手工藝與文化旅遊相結合的知識概述
  第二節  蘇州非遺手工藝與文化旅遊相結合的現狀
  第三節  蘇州非遺手工藝與文化旅遊相結合的實例
第五章  蘇州非遺手工藝與公共文化服務
  第一節  蘇州非遺手工藝與公共文化場地展覽體驗
  第二節  蘇州非遺手工藝與公共文化配送
第六章  蘇州數字化非遺手工藝
  第一節  非遺手工藝的數字呈現傳播——以蘇州為例
  第二節  非遺手工藝的數字文創——以蘇州為例
第七章  蘇州非遺手工藝品牌(IP)的打造
  第一節  非遺品牌化的戰略
  第二節  蘇州非遺手工藝品牌打造實例
第八章  蘇州非遺手工藝高質量創意發展對策分析
  第一節  蘇州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解析與前景展望
  第二節  政府產業扶持政策的實施
  第三節  企業行為品牌與市場
  第四節  產業集群發展效應
  第五節  傳統手工藝的教育培養
  第六節  蘇州城市旅遊形象提升策略分析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