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中心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破損山體生態修復及石漠化治理技術理論研究與實踐

  • 作者:王西平//白世強//商真平//閆紅山//寧立波等|責編:周倩
  • 出版社:黃河水利
  • ISBN:9787550937871
  • 出版日期:2023/12/01
  • 裝幀:平裝
  • 頁數:270
人民幣:RMB 160 元      售價:
放入購物車
加入收藏夾

內容大鋼
    本書以太行山南麓衛輝-鳳泉-輝縣一帶的破損山體及石漠化區域為研究對象,基於生態地質學理論,開展了破損山體裂隙內水分分佈規律、動態變化、水汽界面分佈及轉化規律、地境再造法的物種多樣性構建、生態修復的生態地質學機理等研究,完善了破損山體一體化生態修復和石漠化治理的植物地境再造技術理論,並進行了試驗驗證,總結了使用地境復綠技術在破損山體一體化修復和石漠化地區進行生態修復的技術參數、施工工藝、設計要求、施工要求等,為高陡邊坡生態修復提供了一種新技術。
    本書可供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地質災害防治、石漠化生態修復等方面的研究、教學、科研工作者學習參考。

作者介紹
王西平//白世強//商真平//閆紅山//寧立波等|責編:周倩

目錄
前言
1  緒論
  1.1  破損山體與生態修復
  1.2  北方石漠化與治理技術
  1.3  本書研究的主要內容與取得的新認識
2  研究區概況
  2.1  自然地理
  2.2  地質條件
  2.3  礦產資源分佈與開發利用
3  主要礦山生態環境問題與評價
  3.1  礦山地質環境問題
  3.2  生態地質問題調查及評價
4  石漠化的評價與演變過程研究
  4.1  關於石漠化科學內涵的再認識
  4.2  數據來源及處理
  4.3  石漠化分級評價
  4.4  石漠化演變過程
  4.5  石漠化驅動因素分析
5  復綠工程設計與植物種植
  5.1  植物群落及地境結構研究
  5.2  岩體體裂隙率計算
  5.3  種植孔設計
  5.4  種植孔施工工藝
  5.5  苗木栽植及養護工藝
6  植物長勢及成活率監測
  6.1  試驗場岩體種植孔植物分佈情況
  6.2  成活率跟蹤監測及數據採集統計
7  裂隙岩體內水汽的運移特徵及其相態轉化
  7.1  監測孔及監測儀器
  7.2  監測時間和監測數據處理
  7.3  水汽運移與相態轉化原理
  7.4  監測數據分析
8  裂隙岩體內凝結水時空分佈特徵及含水量計算
  8.1  岩體內凝結水的形成機制及賦存區域特點
9  裂隙岩體中二維水-汽-熱耦合運移數值模擬
  9.1  裂隙岩體中水-汽-熱耦合運移數學模型
  9.2  裂隙岩體中二維水-汽-熱耦合運移數值方法
  9.3  裂隙岩體中水-汽-熱耦合運移模擬與預測
10  植物生態需水量計算
  10.1  植物生態需水理論
  10.2  計算方法與原理
  10.3  植物生態需水量確定
11  復綠植物地境微生物群落變化
  11.1  研究意義
  11.2  取樣及測定方案
  11.3  研究區微生物群落特徵
  11.4  微生物與植物生長的關係
12  結束語
  12.1  結論
  12.2  展望

參考文獻

  • 商品搜索:
  • | 高級搜索
首頁新手上路客服中心關於我們聯絡我們Top↑
Copyrightc 1999~2008 美商天龍國際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分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營業地址: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03號1F 105號1F-2F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381-2033 02-2381-1863 時間:週一-週五 10:00-17:00
 服務信箱:bookuu@69book.com 客戶、意見信箱:cs@69book.com
ICP證:浙B2-20060032